李维斌
(广元市剑阁县长岭小学校,四川 广元 628313)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心理发育和生理发育尚不够成熟,无法长时间保持学习注意力。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有必要协调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上机操作的比例,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长时间处于思维活跃状态,不断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迅猛地走进各个领域,甚至走进各家各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了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让其为我们更好的服务,在小学课程中就设置了计算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提升应用计算机的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运用技能。深刻地认识到计算机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和重大影响,从而产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的强大动力。”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这些教学目标出发,设计出比较适宜小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通过信息课程的学习掌握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传送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计算机时代的文化以及出现的理由,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把计算机技术作为帮助自己学习和提升素质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为以后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作铺垫。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表明,无论什么科目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最高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20分钟左右。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即使教师讲述再多的知识学生也很难理解和应用。而目前的计算机教学大都是在计算机教室进行的,教师想要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时间,争取在学生注意程度最高的时间内传授新的、重要的信息技术知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只有拥有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才能够在课堂中较快的理解。相反,如果学生对计算机毫无兴趣的话,教师讲课的方式无论多么新颖和有趣,学生的接受速度也提高不起来,甚至会接受不了。为此,兴趣便是保证信息技术课程顺利、高效完成的基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表明,他们现阶段的学习兴趣还处于直接兴趣主导的时期。直接兴趣影响下,学生坚持学习的时间还比较长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寻找到直接兴趣,并引导学生将其转变为间接兴趣,丰富学生的兴趣形式,加深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学习的兴趣程度。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相对于理论来说,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更加容易产生兴趣。学生正处于愿意动手的学习阶段。而原理性的知识,由于其拥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和乏味,大部分学生很难调动兴趣来学习。根据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动手操作过程中轻松地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设计得更加富有趣味性。这样双重性质作保证,计算机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我们可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一些游戏软件、工作软件和辅助教学软件等的应用来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欢快的氛围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过程。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开放性和知识性更新速度极快的学科,这样信息技术课堂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展示软件的所有功能。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策略和技巧,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主地研究和掌握新技术的操作和使用策略。如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亲自动手操作,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样就会在小学学习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己解决理由的能力,提高学生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我们就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种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知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小学生的年纪都比较小,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是适应小学生的性格特点的教学模式。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提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其内在潜力得到发挥。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作为师长,必须严格与严肃教学,而这种教学模式不适用于计算机教学中,因此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与意图,促进二者之间的交流,以此达到平等教育的目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教育要一视同仁,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小学生处于一个心理较为敏感与脆弱的阶段,因此要合理处理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促进教学效果强化。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其在课堂中是学生关注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的心态与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情绪。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面带微笑,以饱满热情的状态进行授课,用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带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投入到计算机教学中,提高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开设计算机课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的以后成长和需求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小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师有必要创新教学策略,营造出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使计算机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从而促进学生计算机素质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