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艾平
(吉林省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
随着政府提供的服务的增加,公众对于政府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于政府通过何种方式提供服务也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当代网络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传统办公方式早已不能适应。一方面,电子政务可以使办公人员接触到更为先进的知识和更快速地了解到当下的社会问题,从而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另一方面,电子政务主要是在网络上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节约了人民群众的办事时间,也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经费等都比传统政务要节约。
电子政务通过网络平台与群众进行联系,为群众进行服务,从而有助于促进政府身份角色的转变,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电子政务的整个工作流程更加透明,内部的各项工作各部门之间清楚明确,外部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政府各项决策和进行监督。电子政务更能够体现顾客第一位的宗旨,同时电子政务整体更趋向于扁平化,其职能也从管控型趋于服务型。
传统政务多是政府向群众的单向联系,群众的参与度低下,对政府的各项决策了解较少。而电子政务通过公开的网络平台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双向联系,在线开放政府部门的相关决策、信息,为群众提供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使群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政府各项决策,并有效进行群众监督的同时提高了政府的决策质量,有助于推动政府与民众沟通对话、提高公众参与度。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包容性,缩小了部门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信息传递更加便捷。这种政务公开的工作方式能够减少腐败现象的出现,促进了廉政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差异较大,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政治、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比政治、经济相对落后区域整体发展得快。东部较西部地区发展的好。其次,高级别的行政部门比低级别的行政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更完善。纵向上从我国各级行政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情况来看,省级政府部门多是专注于政策解读、政策发布等工作;地市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多与人民生活、生产等密切相关;而区县级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造成我国各地区电子政务发展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网络技术水平以及公众的参与度不同等。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侧重对技术水平的追求,其具体的应用水平并不高。例如,信息更新滞后、群众沟通渠道受阻、回复信息不及时等等。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由于群众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是一些部门追求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政绩,只注重技术方面的投资而忽略其服务的本质。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双向的渠道建设不完善,使用单一,某些政府部门的网站上难以找到群众沟通的板块。在传统政务中,群众遇到问题首先会选择去相应的主管部门解决问题,但通常一个问题解决下来要走很多个流程,群众和政府双方的成本都会增加。因此,如果政府网站的电子政务回应渠道建设的明晰、完善,向公众提供最便捷的诉求表达渠道,就会提高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效率。一些政务人员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群众意见得不到及时恢复,没有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而使人们忽略了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
发展电子政务必要条件是提高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才能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同时,要坚持缩小贫富差距,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使得各地区的人民都能有畅通渠发表意见。最后,要对群众进行经常性的教育,让其明白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积极关注政府的各项决策和重大事件的相关处理,提升公民的参与感。
电子政务平台是政府服务的重要载体,必须加强其建设。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数据交换中心,及时更新网站上的信息,使群众了解到最新的时事政治和相关政策等。电子政务平台发展可以多元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和相关APP等简化沟通的渠道,注重整合信息和公平管理机制,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无用信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确保平台所发布的信息的质量和权威性,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要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加强电子政务的整体规划,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让群众获得更多信息。国家可以适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和聘请相关专家,是信息和服务能够更为流畅的沟通和进行。
电子政务的兴起为政府、群众和企事业单位都来了巨大的便利。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必须切合实际地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路径,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效益,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会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