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宇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技术档案馆(七六所),陕西 咸阳 713100)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体系,同时与日俱增的信息量推动着档案事业的改革,开发利用档案,成为档案工作的重点,加强对档案编研工作的探索与研究,对推进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大事记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科研、建设开发、荣誉以及人物等方面发生的重要事件,通过大事记的编研工作可以为企业各部门的年终总结、工作汇报等工作提供一个科学全面的数据。虽然大部分企业有编写大事记的习惯,但是依然存在体例混乱、结构松弛、章法混乱等问题,这就造成了无法发挥大事记的作用。本文针对档案编研工作中大事记板块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企业档案编研工作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使我国企业档案事业更加稳步发展,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笔者采取网上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10家企业编研工作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大事记已经逐渐成为企业档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就利用而言,却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企业大事记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1.思想观念落后,大事记档案意识薄弱
由于企业部分大事记档案编研参与者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企业大事记档案的作用以及地位,再加上比较落后的企业大事记档案并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导致了在决策者心目中形成了累赘的印象,一些部门单位在进行结构改革的时候将大事记档案编译改革掉,或者是由其他部门代写,对企业大事记档案的编写工作并不重视和支持,也使着企业大事记档案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2.企业大事记档案资料不齐全
由于大事记档案部门并不受到重视,档案工作人员在进行大事记档案整理编研的过程中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收集资料过程中,所以搜集的资料也不全面、不及时。同时,由于缺乏合理的约束资料搜集制度,导致了许多的大事记档案资料分散在各个部门内。
3.缺乏专业的大事记档案编研人才
大事记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专业,在知识性和研究性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专业知识是大事记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当前,档案编研部门大多缺乏专业的大事记档案编研工作者,其知识结构安排也不合理,缺乏专业知识或者是专业知识比较落后,学历较低,综合素质差,便导致了编研工作困难重重。
1.网站的里的大事记档案信息范围窄
大多数的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中只提供了大事记档案信息的浏览以及信息的查阅项目,对与其他的一些大事记等文献参考资料,是非常欠缺的,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也不足以使使用者获得足够的有用信息,导致了其服务企业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用户来说其意义仍然不是很大。
2.利用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的企业大事记档案正处于改革时期,网络服务仅作为一个辅助手段在发挥作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仍是利用的主要手段,所以说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企业中大事记等的利用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这种新的利用手段仍然处于被动的发展地位。
3.大事记档案数据库缺乏标准规范
由于企业大事记档案的数据库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导致了使用者在对企业大事记等企业大事记档案的查阅时,难以提高数据的齐全以及正确率,所以其使用的信心逐渐的降低,导致了大事记档案的利用效果变差,阻碍了为企业的服务。
首先要认识到在企业大事记的编研过程中的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不能为了功利性原因而去进行大事记的编研工作。其次,要舍弃为了追求数量而盲目的突击目的。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有这样的意识:在进行大事记档案的编研过程中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主,从全局的发展去思考、考察,主动积极的去开拓新方法、新途径。
提高编研的质量,增加编研深度,首先要做好大事记档案的搜集工作。在编写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扩大搜集范围,尽可能广的去搜集相关资料,争取使着建成的企业大事记档案有着丰富的内容、足够的数量、结构合理的大事记档案资源信息体系,从而使大事记档案为企业的服务工作达到最优,效果最好。提高编研质量,增加编研深度还要制定相应的计划,统筹安排。
首先要对体制进行创新,把企业的大事记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在提高过程中,不能形式化,要注重实际功效。其次就是体制的创新要逐步的进行不能突击式改革。
编研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必须要进行专业素质培养。首先要保证企业里大事记档案编研人员的稳定性,企业的档案编研部门也是重要的部门之一,要认清其职责,不能随便进行精简。其次,要定期对编研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编研水平及能力,使之更加适应企业档案的编研工作。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措施才能使企业大事记的编研工作更加科学、系统,使之不仅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更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只有深入地对企业的需求进行了解,主动积极的去进行大事记的编研工作,才能提高企业大事记的成果效益,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及科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