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英魁
(富裕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200)
要想保证现在社会上实施的新型资料检索方式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对传统的资料检索方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对减少资料检索中出现的问题,促使我国图书资料事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对传统的资料检索方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主要表现在卡片箱和外借处着两种形式上,尽管这两种形式能够有效提升资料检索的准确性,但是其在进行资料检索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导致这两种资料检索方式已经不能全面满足人们日常需求。而且在研究中还了解到目前社会上实施的传统资料检索方式自身还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上,在这里笔者就针对于着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第一,在目前进行图书资料工作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在选取资料检索方式的时候,还要对检索方式自身涉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是在对传统的资料检索进行研究中,发现其自身还缺乏一定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在进行资料检索的过程中还建委单一,对众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资料信息并不能全面了解。而且在使用传统的资料检索方式的时候,对资料检索还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读者在长时间寻找资料的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出现资料丢失的现象。
第二,前面也清楚说明传统的资料检索方式还较为单一,这里所说的单一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检索目录自身内容上的单一性。但是目前各类图书自身都包含较为丰富的主题,这就导致在进行资料检索的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检索方式并不能将图书上的主题全面反映出来,进一步使得检索漏洞的可能性大幅度出现。
第三,一些读者在进行图书或者资料查询的过程中经常会选取传统的资料检索方式,但是这种检索方式并不能对读者自身整体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导致在进行资料检索的过程中,读者并不能直接掌握资料和图书的去向,对读者自身需求也不能全面满足。
第四,图书管理人员在进行专题文摘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传统资料检索方式上存在的不足而导致自身工作量增大,加上传统资料检索自身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使得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献摘抄的时候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筛选,这样就会导致整个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
第五,很多大型图书馆在进行文献摘抄的过程中,由于采取的自交检索方式较为传统,这就导致在进行资料检索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拍寻错误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对读者进行资料检索和文献了解等方面都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文献检索已经成为了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工作重点。机读目录代替卡片目录,是对传统资料的检索方式的重大变革。机读目录检索主要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对图书资料进行检索。读者只要输入相关的检索词,系统将会自动检索出与之匹配的文献。这种检索方式,不但检索范围广,而且速度快,检索资料准确。机读目录检索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从狭义上讲:第一,机读目录检索不但继承了传统卡片目录检索的优势,还弥补了传统检索目录中的不足。机读目录检索不但可以进行主题词自动轮排检索,而且可以进行模糊检索,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满足。在实际生活中,读者可以用来检索的方式多种多样。第二,机读目录检索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大便利。在机读目录检索环境下,可以通过主题词或者内容找出自己所需的资料。与传统的卡片检索方式相比,不但速度快,而且检索精度准确。第三,机读目录检索可以方便的了解图书的去向。通过机读目录检索方式,不但可以方便的了解图书的去向,还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追踪。如果有别的读者需要此书,工作人员还可以对其进行催还。
(二)从广义上讲:每个图书馆的资料都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计算机网络在图书检索中的应用,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可以实现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资料共享,读者可以方便的进行检索和查阅。
我国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这些个数据库之间并没有规范的、标准的操作,导致各高校图书资料之间的差异性更加明显,阻碍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因此,不断加强规范化操作,在未来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第二,强化图书馆信息化意识。网络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的推进,新时代信息化管理的模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资料管理模式。结构虚拟化,资源共享化,正是新时代图书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在信息化时代下,图书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使得图书管理体系与时俱进,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查阅和便捷的搜索。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文献检索方式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如今的知识化社会。计算机网络背景下的机读目录取代传统的手工方式,不仅为读者查阅资料,寻找书籍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途径。也为图书管理工作者追踪图书去向提供了途径,更加推动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尽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为人们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其在具体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能够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