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戏曲进校园的探究与实践

2019-01-13 08:46:35李小建曹欣欣陈彩霞谷雨张芳芳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进校园校本戏曲

李小建 曹欣欣 陈彩霞 谷雨 张芳芳

(郑州市二七区铭功路小学,河南 郑州 450000)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竞争力。然而,近些年来戏曲艺术的发展状况却令人堪忧,受众数量日益萎缩,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已与戏曲艺术渐行渐远。

戏曲艺术高度综合,众美皆备,她载歌载舞,有情节有故事,以歌舞演故事,溶歌、舞、说 、演、音、美于一体。在中小学普及戏曲常识,引导孩子们看戏、学戏、演戏,既有知识了解,又有技能训练;既有文化知识的应用,又有艺术审美的体验;既有能力的锻炼,又有品格的陶冶,通过戏曲学习,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的发展。

如何立足学校现有戏曲发展优势,抓住戏曲进校园的契机,整合戏曲教育资源,由戏曲特色项目到戏剧特色文化?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开启了相关研究,期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探索通过戏曲进校园吸引更多的老师、家长参与,让戏曲、戏剧更好的助力学生发展,更好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

在学校多年戏曲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课题组聚焦研究后发现戏曲进校园应遵循“既要重视活动开展,又要重视课程建设;既要重视学生学戏,又要重视老师认戏;既要重视校外宣传展示,又要重视校内氛围营造”的原则。特别需要强调,要真正实现戏曲进校园的“初心”,必须由政府行政推进转变为学校的自发、自主,必须由每年开展一两次专业院团进学校演出的“活动式”推进走向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规划的“课程化”实施。

具体来说,戏曲进校园以“课程化”的理念为统领,有效途径有:

一、创设良好氛围,在校园物质文化中加入戏曲元素,让校园视、听有“戏”。校园物质文化是一种隐形课程,她在直观彰显学校文化特色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在对深处其中的师生进行着熏染浸润。我校进入校门,映入眼帘的就是花坛中的两个戏曲造型吉祥娃娃“金金”和“名名”,抬头上看,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学校搭台、您来唱戏、演绎精彩”(一语双关,既是我们对办学意义和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功能的理解,又以“人生如戏”揭示了我们的文化特色内涵)。校园围墙有各种戏曲种类的介绍、戏曲四功五法角色的知识,有孩子们参与各种戏曲活动的主题版面。步入艺术楼,有一个个“金名”戏曲小明星们的推介,有“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演出”、“艺海天涯无限、刻苦勤奋为舟”的大幅墙体画。

听觉文化我们已开展了两个方面,一是每天课间操的戏曲操音乐,孩子们伴随着优美的戏曲旋律翩翩起舞;二是每周的红领巾广播站展示的戏曲名家介绍、优秀学生唱段。我们还计划在校园铃声中融入戏曲元素,让校园戏韵十足,戏味立体。

二、重视学科渗透,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校本化实施,让常规课堂有“戏”。学校课程建设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我校课程校本化的重点在于依据学科特点和师资优势,在学科常规教学中融入戏曲元素。如在美术课堂中,根据脸谱颜色、造型不同了解戏曲人物忠奸、善恶、美丑,绘画制作戏曲脸谱和戏曲相关的美术作品等。语文学科将《社戏》、《藏戏》等内容,在确保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再提炼,针对文章涉及剧种的发展历史、唱腔特点、服装特色等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宽学生学习视野。

三、开发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戏曲欣赏等校本课程,让课程体系“有戏”。学校围绕戏曲特色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了《走进中国戏》等校本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已基本形成《金名娃唱大戏》的校本课程,《豫生飘香》的课程纲要、《铭功路小学戏曲进校园读本》提纲。

四、开展丰富活动,以社团活动为平台,让校园活动多彩、“有戏”。

1.成立剧社,为小戏迷搭台。学校于2012年6月成立了河南省郑州市中小学第一个校园剧社:“金名剧社”。剧社由有戏曲特长的孩子作为成员骨干,聘请戏曲名家、专业人员作为剧社的顾问、导师,在剧社辅导老师的引领下,负责校内外戏曲活动的策划、组织。剧社成立近七年来,每月开展校内演出,受邀参加各种演出,为热爱戏曲的孩子们搭建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全面普及戏曲广播体操。戏曲广播体操融入了中国戏曲元素,音乐采用了戏曲旋律,动作采用了戏曲的基础身段动作,对戏剧的传承很有帮助,为此,我校全面普及戏曲广播体操,以点带面,邀请专业的教师对戏剧社团的学生进行培训,然后普及到全校师生的学习。

3.开展金光灿灿活动。以“金色童年快乐成长”为主题,以“金光灿灿”活动为统领,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戏曲主题美术展、课间精彩展示等活动,其中的“金名小舞台”,致力于发现学生的戏剧兴趣、助推兴趣发展成为特长,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潜能生。人人发光,校园自然群星灿灿。

4.将戏曲元素融入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戏曲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站分享戏曲故事、国旗下戏曲唱段展示、戏曲知识竞赛等。

5.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米学网,开展基于网络的戏曲名学生推介、优秀曲目欣赏、穿戏服等体验活动,让戏曲教育随时随地发生。

6.戏曲进校园,走出铭功。根据教育部提出“戏曲进校园,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精神,我校于去年下半年相继开展了金名剧社走进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小学、陇海中路小学、陇西教育发展共同体等活动,将戏曲艺术的美传播给其它学校的孩子们。在戏曲展示的同时,增强了台上台下的互动,并将学生平时制作的戏曲脸谱、折扇等作为奖品奖励给学生,戏曲中的美术元素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广泛关注。

7.在已有戏曲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还尝试由戏曲向戏剧过渡,扩大受众范围,将戏曲、戏剧表演共同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手段,引领学生们走上戏剧舞台,感受奇妙的生命百态。2017年儿童节,《晏子使楚》、《守株待兔》、《小红帽》等登台亮相。尤其是《守株待兔》,在原有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编,情节中加入了酒驾、碰瓷等德育内容,除了戏曲、还有舞蹈等元素,参加2018年郑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获得了一等奖。

为提升以上途径的有效性,还要加强戏曲进校园相关制度建设,利用微信群、公众号、其他媒体强化宣传、展示,要重视所有教师自身戏曲兴趣、欣赏水平的提升,引导家长支持孩子学习、欣赏戏曲。

开展戏曲进校园,不同类型学校实施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将戏曲作为学校主要特色项目、目标是将戏曲打造为学校特色文化的,其重点应在戏曲(或戏剧)课程的整体规划设计、相关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对于其他学校,侧重点在于学科渗透、具体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

在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引领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戏曲特色发展成效喜人:

学生发展。我校在戏曲项目特色基础上,以“课程化”理念为引领,使得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习方式更加自主、多元,让发展核心素养得以有效落实。仅以近一年为例,孩子们获得省、市级以上荣誉数十项,有戏曲小梅花奖、擂响中国年度少儿擂台赛银奖铜奖、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主、郑州市美育戏曲比赛一二等奖、郑州市戏曲知识竞赛优秀选手奖等。湖南卫视金鹰卡通频道在我校海选参加《运动不一样》节目录制选手,从全校到50人,从50人到5人,其中戏曲小明星占3人,戏曲达人还是运动健将,戏曲对孩子全面素养促进功能可见一斑。

教师戏曲素养的提升。为了使戏曲教育更高效地开展,学校非常重视艺术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定期参加艺术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市、区级组织的专业培训及活动,我校的音乐教师、美术教师上的公开课、优质课多次获得市、区级奖项。还确立了以课题促进课程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戏曲教学的实施与研究》等课题研究先后展开。音乐教师朱老师参与的《豫声飘香》荣获“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虎老师主创的《金名娃唱大戏》将参与郑州市2018年研究成果申报。

学校特色文化发展思路的明晰。本课题的研究对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对过去戏曲特色项目发展实践进行了理性的梳理,经过课题组成员和学校相关领导、教师的聚焦研究和科学把握,进一步明确了“戏曲进校园”的有效途径,这将为学校今后实现戏曲向戏剧过渡、建设戏剧特色文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荣誉。在课题研究助推下,一年来学校先后获得河南卫视“梨园春”校园练戏生栏目首期优胜奖,郑州市“红领巾校社团”优秀奖、郑州市美育示范校、郑州市戏曲进校园示范校等荣誉。由三名戏曲小明星为主力队员的组合,参加湖南卫视金鹰卡通“运动不一样”,先后挺进六强、决胜进三强,最终获得全国亚军。

助力兄弟学校特色发展。 一年来戏曲名学生先后到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小学、郑州八中等学校助阵学校艺术节等活动,有河南省洛阳市洛宁新宇学校、郑州市二七区祥云路小学等兄弟学校到校参观考察我校特色发展,课题组长还受邀到河南省郑州航空港区、商丘夏邑进行学校特色文化主题交流。

课题组集中攻关一年,时间有限,关于戏曲(戏剧)课程体系的设计、开发、实施还不够深入,仅仅确定了课程总门类、开发实施思路。今后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调研需求,把握课程资源状况,确定具体课程板块,集中优势力量开发课程,在实施中强化评价考核,并不断优化,逐渐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戏剧课程文化。

猜你喜欢
进校园校本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1:26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49:30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天一阁文丛(2018年0期)2018-11-29 07:48:18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6
优秀剧目进校园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