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导向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浅究

2019-01-13 08:46:35徐启铭乔智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院校职业

徐启铭 乔智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在高职院校中,课程的内容通常以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因此体育教学的职业导向性培养容易在高职院校内部遭到忽视。体育教学的职业导向性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教学的职业导向性教学改革势必会推动高职院校的改革。通过高职院校教学观念的改善、教学形式的丰富等不同途径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让学生能够更早地对目前职业市场的竞争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在进入职业竞争后能够更快地适应职业模式,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增加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发展能力。本文在就业竞争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进行研究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导向改革是很有意义的。

一、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传统观念教学影响较为深刻

在传统观念的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老师更看重书本上的学习经过测验的出来的书面成绩,而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采用“教授-测试”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对技术问题的掌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缺少相互的沟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理解真正地职业导向性,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和就业问题不能联系在一起。社会相关就业单位在进行人才的选拔过程中,需要对人才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鉴定和测试,因此传统教学观念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不能够满足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技能培养。

(二)高职学校教育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在日常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当中都能得具体的体现。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不同学科的专业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不高,主要强调学生书面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育加速人才对社会的对接,使学生在特定的方面拥有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中站稳脚跟,获得相关内容层面的工作职位。一些高职院校对教育目标不够明确,不能够根据高职院校独特的教学目标而对传统的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因此学生在高职院校内对自己本身的学习目标也比较模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职业能力导向更是无处谈起。

(三)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

高职体育教学不能通过单一的课本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来开展,更需要使学生通过实体演练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和掌握。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单一,而且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能够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丰富的、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则能将学习内容通过不同的层面呈现到学生面前。一些职高院校不重视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的意义,认为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对学习内容的开展没有较大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中,学生的学习进度没有得到较多的关注,教师不能全面覆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造成学生与课堂脱离的现象出现,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断被埋没,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

(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不符合职业能力导向需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在与社会职业相对接的过程中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就是职业导向改革,一个高职院校对体育教学后进入社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渗透,学生对个人专业的职业分析和就业前景不能有充分的了解。例如,体育教学在社会中的应聘方向是什么,体育教学的就业竞争情况分析,体育教学的传授内容主要包含哪些层面等等。一些高职院校把体育教学与体育类专业混淆一谈,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为主,学生对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的技能掌握能力不断提高,身体素质也在锻炼过程中得到提高,但是体育教学不仅是指学生掌握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的操作技巧,更要懂得如何将这些运动项目的操作技巧进行一定的传授,如何将体育教学作为一种职业素养,学习的过程与教学的过程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高职院校应该在日常的技能学习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能力培养。

二、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导向体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一)打造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

对于一些高职院校来说,体育教学模式害停留在运动场上的大量练习、教师口述-学生听讲等固定的教学模式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短期内增强某一特定运动项目的专业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在提高运动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不同学习内容的接受能力来说,这样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思维的作用。在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心理成熟程度相比于小学生、初中生已经明显提高,但是对于学生而言,无论年龄段差异的大小,情境教学模式、激励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模式等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添加更多的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为后续的体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严格而宽泛的筛选,将体育教学内容与职业导向内容进行融合,通过不同的形式(如体育教学职业视频、体育教学职业导向树状图等等)对学生进行展示,这样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技巧对一位高职教师来说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验,因此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和教师的传授功底来说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整体目标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不明确体现在高职院校不能通过教育加速人才对社会的对接,使学生在特定的方面不能拥有一技之长,使学生难以在社会中站稳脚跟,获得相关内容层面的工作职位。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目标不明确的问题,有必要在国家相关政策的督促下对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目标进行改革,在一定的政策要求下,高职院校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具有更强的实施性。高职院校应该讲学生进入社会层面进行职业单位就职时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模式的教学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专业的职业分析和就业前景进行详细地解说,让学生充分了解个人在社会中的应聘方向。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学生要对体育教学的就业竞争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体育教学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传授的内容包括哪些层面。高职院校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代表着学生的就业能力更高,在社会环境中工作适应能力更强,真正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职业导向性改革的目的。

(三)开创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普通高校相比,职业导向性是两者最大的区别。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体育教学恒定不变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传授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的具体规则和操作内容,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如何将体育素养转化为职业素养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根据这个主要问题的内容,可以将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善,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和改善课堂内容来进行教学理念的开创。体育教学的内容不是单一的,也不是恒定不变的,加上社会职业导向来说,体育教学的就业竞争也是层次各不同的。高职院校应该充分为学生的就业前景考虑,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

(四)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不是只有大家都熟悉的篮球、足球等大众娱乐项目的学习和培训,还有高尔夫球、太极拳等较为小众的运动项目的活动安排,这些不同寻常的、新奇的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创新内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职业导向选择,学生可以主次分明地对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样让学生拥有一定的选择权利,在教学内容的开展中根据学生的侧重方向不同来增强重点运动项目的划分,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当然,在这之间教师的沟通和思想教育工作是不能少的,教师要起到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特长并合理作出选择的作用。

三、结束语

职业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前景,将学校内的学习和社会中的职业安排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社会人才的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就业安排提供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对体育教学改革有充分的重视,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的职业导向性改革。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我爱的职业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