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警校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研究

2019-01-13 08:46:35李鹏飞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警校警务法治

李鹏飞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警察学系,河南 郑州 450018)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党总结经验作出的正确决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依法治国离不开人才,培育四有新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应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坚持依法治校,需要高校建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基本框架和制度,让学校办学行为、管理者管理行为老师教学行为于法有据、于规有依。具体到警校大学生,只有他们的法治素养提升了,才能保证法治校园的建立,也只有依法治校落到了实处,才能为有效提升法治素养巩固土壤,反作用于警校生。

一、警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一)掌握一定法律知识,但理解不深入

基本上了解我国法律体系,但理解程度较低。当前本科警察院校各专业普遍开设法律类课程,例如法理学、刑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等。高职类院校开设有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通过课堂,警校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的法律知识,但是在很多方面仍有欠缺。在交谈中,笔者发现部分警校学生对法律知识理解较浅,譬如无法准确说出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不明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甚至部分学生不了解我国宪法中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当前,警校学生在有限的法律课程外,多数通过电视新闻、网络、报刊杂志被动接收法律知识,来源复杂多样。碎片化的信息占据学生大量课余时间,同时准确度参差不齐,通过此类方式提升法律素养收效甚微。

(二)法律实践能力弱

警察院校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不仅是人才培养需要,专业要求,更是为毕业后从事执法工作奠定基础。但在实际中,超过半数学生法律实践能力较差,消费遇到陷阱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个人财物丢失,采用搜查室友的方式解决;与同学发生经济纠纷,通过暴力威胁等方式讨还等案例屡屡发生。在个人权益受到侵害时尚不能拾起法律武器合理合法地自我保护,在未来的警察工作中做到依法执法更加堪忧。在当前全民法治思维加强的背景下,如果执法者没有较高的法律素养,会严重影响执法权威,侵害当事人权利,必将难以从事警察工作。

(三)对权利与义务存在错误认识

维护自身权利意识增强,淡化了应承担的义务。警校学生身着制式警服,学习警务技能知识,是一支除暴安良,服务社会的纪律队伍。为强化警校学生纪律意识,做到令行禁止,各警察院校实行警务化管理制度,但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这是典型的要求普通学生权利,却不履行预备警官义务表现。在现代化的警务工作中,一味地放大自身的权利,却无视个人应当履行的纪律规定,是无法立足社会的,更做不好人民警察的相关工作。只有严守警察纪律,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不逾红线,尊重程序,才是一名合格人民警察应有的素质。

二、警校生法律素养问题成因分析

警察本应是法律的执行者,践行者,正义的化身,但是

在校学警法律素质不容乐观,敬畏法律意识薄弱,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新媒体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影响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成为主流,人人都可以在网络发声,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又都受新媒体的影响。在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里经常看到吸引眼球的标题,内容涉及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现象。一方面这样的文章多属谣传,另一方面在不加审核的前提下,文章下方的评论质量参差不齐,观点既有夹带私人情绪的,又有没受过法学专业培养的专业点评。此类误导性信息还有很多,降低了法律在警校学生心中的权威,同时传播了错误的法律观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警校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警察院校课程设置与授课方式的影响

由于警察工作专业性强的特点,我国警察类院校往往过于重视职业专业技能的学习,例如对指纹,足迹的勘验对比,对群体性现场的处置等,对警务类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得法学教育应有的课时缩水,法律类课程在核心课程中占比小,有限的课表只能安排个别部门法,法学知识无法构成体系。

在授课方式上,警校法律课程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普通高校法学专业,理论功底扎实,但与警察实际工作还有很大差异。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不能贴合实践,或者照搬普通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不能紧贴警务工作,给警校学生造成“无用”的假象,最终导致法律类课程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学生云里雾里,以一知半解的状态结束法律学习,教学效果很差。

(三)学生管理队伍的影响

警校不同于普通高校,学生以队替代班为编制,从事学管工作的辅导员被称为队长。队长的工作除了服务学生以外,更偏重于管理。警务化管理规定的早操,集合等活动要求学生和队长每天都见面,增加了两者之间的粘稠度,因此队长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性很强。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警校队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学培养,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如果随心所欲,不能运用法治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权大于法的错觉,动摇其法治信心,改变其法治观念,消磨其法治信仰。学生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校内凡是与学生直接打交道的人与单位的不作为会大大抵消学校关于法律的正面教育。

三、警察院校提升学生法治素养创新方式

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切实提高警察院校学生法治素养,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精准施策,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警校生特点创新培养方式。

(一)科学利用新媒体工具

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根据统计,超过40%的大学生每天玩手机4到6个小时,除掉打游戏以外,起码有2个小时以上在浏览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为了能与课堂授课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可以采用设立公众号,官方微博的方式发布新修订的法律条文,或者转发时事新闻并援引法条,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时下流行的抖音也可以作为传播法律知识的重要平台,例如四平市公安局采用情景剧的形式警示违法犯罪行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但是此类新媒体工具必须规范管理,严格审查内容,对错误评论及时回应辟谣,防止误导学生,并且定时更新,做到持续发力,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具体可以专门组建学生队伍运营,由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与法律相关系部教师负责审核把关,最终建立形成学院新媒体阵地,利用网络宣传法治正能量。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

我们提升警校学生法治素养,仅通过课堂收效有限。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类校园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形成良好的法治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主题不限于宪法日、法治榜样,形式不限于主题板报、广播宣传、演讲比赛等,还可以组织学生普法志愿者走出校门为落后地区提供法律援助,让法律走出书本,融入现实,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认识到懂法的重要性,形成解决问题应合理更要合法的法治思维。

警察院校在学管方面采用的警务化管理,沿袭自部队的军事化管理,突出纪律规范,加上警察天然的就是严肃的代表,培养出的警校学生指哪打哪,服从意识强,但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思维,参与校园兴趣活动积极性较低。所以在举办各种活动前期一定要做好动员宣传,中期做好记录,活动结束后通过新媒体工具发布总结,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三)对警校教职工进行培训

一是对普通行政人员进行法治培训。邀请业内专家联系时政讲授当前法学发展方向,帮助一些非法律科班出身的工作人员提高法治水平,运用法治思维有理有据地开展工作,进而在校园内形成法治院校的氛围,这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定期安排法律类课程的任课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多到实战单位挂职培训,摸清一线工作情况,熟悉一整套业务流程,在教学中真正将法学课程应用于警务实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无论哪种培训,都不能走过场,流于可有可无的形式,参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既是为自己个人进行专业充电,又是提升工作能力,避免能力恐慌的绝佳机会,必须珍惜培训,认真培训,总结培训。

(四)严格落实警务化管理制度

推进依法治校,规范警务化管理是警校适应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需求,建设现代警察院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警校学生提升法治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身所在校园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就提供了很好的法治环境。每日作息时间、参加早操等规定提升了学生的纪律意识,纪律是法治的进一步要求,严于法律,有了纪律素养,便不难提升法治素养。当然,最终效果还是依赖于制度的落实,需要奖罚分明,对于违反纪律的应当按照百分考核规定进行扣分,并处以相应的处分,利用微信群等新媒体的方式迅速通报,更能惩前毖后。实际工作中,部分教职工提倡教育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殊不知错误是由小而大的。此外,警校不同于普通大学,学生参加工作后,手中掌握着公权力,一旦滥用,后果不堪设想,与其将来犯大错,不如在校内受严惩。警务化管理落实不严,也会影响制度对学生的权威,进而阻碍法治素养的提升。

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提升法律素养最重要还在于学生个人。发挥新媒体平台方便快捷的优势,不断通过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习警务技能的同时有敬畏心、探索心、上进心,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决心,真正认识到依法治国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切实提升警校生法律素养。

猜你喜欢
警校警务法治
上海成立第一家校内“少年警校”
少先队研究(2023年2期)2023-09-22 05:33:54
扬警校风采 建文明校园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少年警校特色活动
小学科学(2023年5期)2023-03-15 06:32:32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西藏警校技战术“一体化”教育训练模式创新研究
西藏科技(2016年10期)2016-09-26 09:01:43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察技术(2015年4期)2015-02-27 15:37:20
警务专用手机ZD-P1
警察技术(2015年1期)2015-02-27 15: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