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与鹤壁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

2019-01-13 08:46:35李保平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朝歌淇县鹤壁

李保平

(鹤壁市博物馆,河南 鹤壁 458000)

乡土历史作为乡土教育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乡土历史教育落实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何更好地落实乡土历史教育,是我们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使丰富而系统的史学变成枯燥乏味,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历史教学要引入新的教学资源,注入新的教学活力。而乡土历史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感。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培养探索能力,通过对本地区独特的历史、乡土文化进行教学,让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现状

鹤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鹤壁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都城朝歌、战国七雄之赵国都城中牟均位于鹤壁市。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历史教师并没有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教育部门对乡土历史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和家长都没有加大重视。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市约半数以上初中学生没有对本地的历史进行了解,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只停留在“应试”的程度上。很多学生对鹤壁的历史并不熟悉,如鹤壁之名胜古迹,淇河诗经文化等都不甚了解。这些独特的乡土文化历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行主动探索,因此必须将其融入历史教学当中。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意义

1.寻访历史文化遗址,收集史料信息,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进行历史事件讲解时,可以结合本地同一时期的历史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刻意安排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如,带领学生参观鹤壁名胜古迹,让学生亲身感受有着悠久历史的鹤壁乡土文化,可以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鹤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述时,可以将鹤壁的相关事迹融入其中。举个例子,在讲述商朝的历史的时候,教师可以淇县的历史进行讲解:早在三千年前,朝歌(今淇县)这座古城就矗立在淇河之滨。淇县古称沬邑、又称沬乡,因沬水而名。殷纣时易名朝歌。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卫国国都,先后作都城近500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现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域。淇县优越的地理位置,温润幽美的自然环境,引来历代王侯竞相争雄,使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王武丁、武己先后于公元前1250年、1143年迁都于沬;帝乙于公元前1115年定都于沬,其子帝辛(纣王)仍都焉。周灭商后,西周卫国在这里建都达383年之久。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春秋时设朝歌邑;战国时属魏。秦代归三川郡。汉置朝歌县。三国魏置朝歌郡。晋改朝歌县。北魏时析置临淇县。隋代改置卫县。唐初升卫县为州。唐长安三年又复置临淇县。宋熙宁六年降卫县为镇,并入黎阳(今浚县)。元佑年间又复置卫县。元代改为淇州,因淇水而名。明洪武元年又降为淇县。清代、民国因之。新中国建立时仍为县治。1954年9月撤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8月恢复淇县建制至今。除了进行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照片或带学生参观历史遗址,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2.引入乡土史料,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的历史资源有限,要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善于应用乡土文化资源是非常必要的。而乡土历史是学生生长地的历史,容易注入情感,融入记忆,使学生感觉历史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可触可摸的存在,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比如,我在讲授《抗日战争》一节时,组织学生到位于四季青文化古玩市场三楼的鹤壁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主题为“铭记历史,爱我中华”的教育活动。介绍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并让学生们认识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这样的参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不仅让学生了解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增强了学生对创建新中国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史的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探讨乡土历史问题,加强师生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一方面具有时间严谨性,另一方面也具有趣味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要善于利用各种乡土文化资源,通过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就能使枯燥的课堂充满乐趣。而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了。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是学生的需要。因而在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探讨乡土历史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希望学习的愿望,也会大大提高学习时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关的乡土历史知识,进行具体而形象的讲述,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乡土历史知识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还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特别是通过组织学生对家乡历史史料和历史遗迹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通过组织学生对家乡出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访谈,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结语:初中历史教学新课改的过程中,乡土文化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本地的乡土文化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对历史事件进行讲解,能增加学生的熟悉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历史教师也要善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猜你喜欢
朝歌淇县鹤壁
朝歌情
黄河之声(2021年15期)2021-10-27 11:37:08
新担当 新作为 开创鹤壁人大工作新局面
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 02:47:48
淇县老年干部大学校歌
北方音乐(2020年11期)2020-07-09 03:16:08
淇县
美丽朝歌我的家
会替女生打伞的男生,加1000分
意林(2019年20期)2019-10-24 21:05:06
鹤壁市淇县教体局举行“腾讯智慧校园” 管理员操作应用培训会
宣传好鹤壁人大履职的鲜活实践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20
云纹铜禁
建设“法治鹤壁”人大全力以赴
人大建设(2018年4期)2018-06-26 08: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