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芙蓉
(南昌市松柏小学,江西 南昌 330000)
作为有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我们作为炎黄的子孙有着深深的责任保护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为了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在下一代的传承和建设文明的国家发展,所以在小学课程的开展中要综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文明,将其精髓深入的贯彻到小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从而我国的人文建设,提供重要的助力。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程中,将传统文化需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开展与探究。相关的小学语文任课教师需要学会有效的利用小学生对事物感知的好奇心进行充分的引导,并且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引进传统文化的讲解,从而更好的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1]。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整体经济国力的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组织之后,我国与世界的整体来往更为密切。这也就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力在近年来显得尤为的明显。特别是针对于小学生而言,因为其正处于快速的成长与外界事物初步认知的阶段,所以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的有效渗透成为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巨大难点。由于如今社会信息化的多元发展,小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广泛,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文化的继承中,严重的受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鉴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飞发展现状而言,我国的小学生的掌握知识度正在不断的提升,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文化教学的一层不变。所以针对这样的发展现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传统文化的灌输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2]。
我国的汉字经历了近万年的发展与进步,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汉字,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所以汉字可以说的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版块。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字的教学也是其中重点教学内容。因为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汉字与词汇,并且学会熟练的应用。所以在小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除了对于小学生进行汉字的读音、语法、造句的综合学习之外,更需要注重汉字笔画的系统化教学。特别是如今信息技术时代下,人们经常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往往脱离了计算机很多人都丧失了提笔写字的基础能力。所以在如今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做好文字的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引进书法课程的教学,因为小学是培养书法兴趣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于外界事物总是产生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通过相关语文任课老师加以辅助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真正的激发小学生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而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感受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建议我们的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资源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元化的信息传输方式向学生更好的展示我国的书法文化,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欣赏和观摩。
古诗文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以明清的经典小学著作,无一不展示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向世界有利的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厚度。而通过古诗文的综合性学习,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整体审美观,从而更好的提升小学生对事物的基本鉴赏能力。
比如在唐代诗人李白经典的诗词作品《赠汪伦》中,李白应用了生动的比较手法,从而完美的展示了李白与他的朋友汪伦深厚的友谊,以及相离的依依不舍之情。而这样优美的诗句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起到潜移默化提升小学生综合鉴赏能力的提升。
因为我国的民族众多,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往往呈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度和差异化。不同的民族因为不同的生活土地所以在风俗习惯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这样的民族风俗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在日常传统文化的教学中,也要加入民族风俗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比如在经典的课本《元日》中,通过对于春节场景的生动描述,可以让学生深刻的了解传统的春节习俗是怎样的。这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的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更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璀璨民族文化,放眼于整个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了当前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应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