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019-01-13 08:46:35伍玲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事物数学知识解题

伍玲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第四中学,江西 宜春 336400)

初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承接小学知识,启发高中知识。而数学学科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学科,能极大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初中学生综合发展来说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重点关注初中数学教学,融合应用新课改理念,丰富课堂效果、科学优化教学方法。

一、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分析

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学活动的要求不仅仅是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要求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综合发展,包括个人品质、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在数学学科中,各种概念性理论知识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学方法可以随机应变。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必须具备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变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创造自身的价值。基于此,构建创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极其必要的[1]。

除此之外,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最大的特征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将数学知识以一种理论性灌输的方法传递给学生,通过死记硬背、重复练习等方法,达到被学生所接受的目的。这种模式较为适合应试教育体制,虽然能保证学生在统一考核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较为不利。所以在新时期下,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需求,是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加以实现,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2]。

二、丰富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一)由“抽象”到“形象”

抽象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特征,抽象的事物无法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更容易感觉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要想实现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针对问题:一条直角边相同,另一条直角边分别是6m和5m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哪个的斜边更长?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梯子的知识讲解这部分知识,将两个三角形图形分别变成两个梯子,并且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出来,通过观察哪个梯子更陡,引导学生推断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形象化的生活事物的方法,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解题效率[3]。

(二)化“未知”为“已知”

与小学数学知识相比,初中数学知识难度普遍提升,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总体来说,解决一个较为困难的数学问题往往需要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推理和联想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实现思维变换,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以此来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比如教师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知识时,解方程:x-y=2;x+1=2(y-1),学生习惯用的解决方法是将其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时教师加以充分的鼓励和引导:“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是否学过?以后面对同样的数学新知识时,我们还可以利用新旧知识转化的方法解决吗?”思维上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4]。

(三)变“一元”为“多元”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容易让学生产生对事物的共性认识,形成对事物判定的一元标准和普通价值。这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多元化要求不符,所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朝着“多元”的方向创新。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之上,对课堂中可能产生的状态、形成的互动进行预想和假设,然后挖掘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有效信息,加以延伸并指导,使初中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对事物的个性认识、多元解释,并发现事物的独特价值。比如,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然后分别搭出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三个正方形,计算需要的火柴棒数量。最后教师再提出问题:搭n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的数量为?学生在实践、总结中发现事物的独特规律,并发表自己对事物的主观看法,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5]。

(四)从“错误”到“感悟”

错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降低了学生的答题准确率、答题分数等,但也会体现出初中生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变化,尤其是在数学题中出现错误的地方体现出了学生脑海中知识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对错误加以有效的利用,能够“拨乱反正”,激发思维,促进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分式方程的相关知识时,已知方程:x-2/(x+2) +4/(x2-4)=1一部分学生的计算方法为:等式两边同时乘以(x-2)(x+2),原式化为(x-2)2+4=1,等式无解。这时教师鼓励学生检验自己的解题过程,是否有错误,并说明错误的发生原因。久而久之,学生能形成验算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的缜密性,数学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知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在课堂上教室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则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解题准确率下降、数学知识结构不完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等。基于此,提出了多元化和形象化的初中数学知识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速度,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初中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事物数学知识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用“同样多”解题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