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洁
(河北省黄骅市新世纪中学,河北 黄骅 061100)
对于正处于高中阶段学习的孩子来说,政治是一门比较敏感的科目,因为这门学科既不像数学和物理那样专业性非常强,也不像历史和地理那样事实性与规律性非常强,但是与语文和英语这种实用性很强的科目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政治是一门专业性不强、规律性比较弱并且实用性以及与学生情感体验的符合度上也存在差异的科目。在传统的课堂之上,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限制使得教师只是对于课本进行照本宣科的浅显讲解,对于其中更加深刻的内涵则是讳莫如深,最终政治课的课程成为了一门教材的抄写课程,因此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的教学亟需改革。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检测与反映的重要标准就是成绩。这就使得虽然进行了教学改革但是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对于其内涵和观念仍然没有任何的改变,因此就导致了学生的水平考试与实际的教学质量检测之间的关系不是非常的明确,进而导致了学生的政治学习仍然停留在表面。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改革之后只是停留在了更换教材和学习方式的倡导与改变,教师在政治课程的教学上只是停留在单纯的知识的传授,因此当前的高中政治课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在高中政治课主要是为了通过知识的传授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来了解政治,进而拓宽自己的眼界。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合作学习只是孤立的理解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进而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忽略了。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得学生的认知仍然止步不前,进而导致了课堂效率不高。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进而避免了传统的讲授式的灌输方式的束缚,因此很多的教师对于高中政治的课堂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进,这就提出了更加符合新课标改革理念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思想政治课程中所蕴含的一些概念,还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但是由于运用的不好也会导致课堂陷入混乱之中。但是由于错误的认知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且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在课堂之中全盘的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而导致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合作有了,但是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却没有做到。
在一般学生的认知中,政治课的学习是十分枯燥的,因此只是在考试之前进行突击的背诵就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因此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高中政治教学中不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失去兴趣。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高中的政治课其实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知识,政治的、经济的、哲学等有所有涉及,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入政治的知识,或者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与规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考核要采取多样性的考核方式,也就是除了成绩之外,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以及接受运用的能力,因此考核的主要依据不再单单只是成绩。为了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具体性质来进行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的结合,同时还可以通过撰写论文或者实验调查小报告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的考核。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来进行随时的记录,进而给予学生最为中肯的评价,在期末时就可以折合为一定的分数来进行期末的打分。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责任,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合作与创新能力来进行全面的评价,进而鼓励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再是专业知识的掌握,而是要求教师对于天文地理知识以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知识都要有一定的涉猎,因此政治教师在具有扎实的知识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进而形成对于学生进行人格上感召的巨大魅力,进而实现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增加政治课程的吸引力。此外,教师还需要严格的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来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此外教师还需要保证自身的政治敏锐度,进而通过国内外大事的了解以及资料的不断收集来实现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也需要认识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对于素质教育的普及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进而鼓励学生进行深造和进修,同时还需要组织定期的培训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知识,进而为扎实的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基础。
所谓:“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此为了能够实现学生对于政治的兴趣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教师需要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转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通过张弛有度的教学方式的推进以及多样性的考核方式的提出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教师也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及时关注国内外大事,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政治教学改革的成功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