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贤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泓口小学,江苏 常州 2133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型、实践性课程。”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凡的意义,若教师在解读阅读文本过程之时,只带领学生“浅尝辄止”,理解文本表层的话,学生难免难以到达能够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是不利的。为摆脱这一困境,教师要引领学生挖掘言意之美,精心揣摩文本谋篇布局的匠心,体会文本中遣词造句的情味,进而帮助学生品味出言语中所蕴含的内涵,从而寻找到语文知识的魅力。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教学呢?
音、形、义是学生跟随教师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品味语言色香美的重要过程,需要教师予以重视。因此,在解读本文之时,教师要深入挖掘阅读文本的教育含义,仔细品味文本辞藻中音、形、义所蕴含的意蕴之美,从而能够引导学生做音形义的解读“知音”,帮助学生捕捉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精彩瞬间。要知道,阅读本文对学生来讲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之地,是学生难得的一次学习“际遇”,文本中的音形义对于学生来讲都是“陌生化”的,教师要懂得引领学生认知这些“陌生化”的音义,在唯美的语文世界中停留,驻足流连,反复咀嚼品味其中的“言意”,逐步理解、掌握文本内容,寻味语言、品味语言,从而让学生积累文本的语言素材,掌握其中的语言范式,体悟文本情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拿《山居秋暝》一课来讲,诗人通过特定的意象组合,寥寥数笔,就帮助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画卷。这时,笔者带领学生从音、形、义出发窥探诗中所出现的意象,以便让学生能通过这些饱含作者思想情感的客观事物,体会其中的诗意。如,诗歌首联就出现空山、新雨(刚刚下的雨)两种意象,为我们展现文章第一幅图——雨后初晴图。首联出现直接借助意象,点明了时间、地点:初秋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通过理解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读诗歌首联字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而诗歌的颔联有“明月”“松”“清泉”“石”等意象,让我们欣赏到一幅动静结合的图——明月松林图。在宁静的暮色苍茫之中,皎洁的月光发出柔和的光,升上了天空,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流水淙淙地流过,似乎在唱一首动听的曲子......
这样一首律诗,其句式一般都是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每个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节的词或词组,其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一致。通过从音、形、义的探究与解锁,让学生逐步能够掌握诗歌的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白居易曾有诗曰:“晚丛白露夕,衰叶凉风朝。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诗人深夜赏花不全为了花之美,更是夜深人静时的心灵休憩。所有的烦恼喧嚣都随着深夜的沉沉而湮没,即使是深夜满地的残花,也会散发出无法令人抵挡的魅力,这是平常之时所看不到的。为让学生领悟文本中的情味,教师正是要在文本解析过程,让学生看到其平常无法看到的“妙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本文语意入手,通过看似普通的语言文字,窥探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以及表情达意的独特匠心,正所谓“曲径通幽”,必有不同寻常的韵味等待着学生发掘。教师作为引导者,就需要引领学生关注语言的“幽深处”,让学生主动探寻他们意想不到的阅读惊喜,体验文本阅读探究后的快乐,领悟文本中的情味。
比如,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为让学生通过作者的童年回忆,懂得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感悟作者浓浓的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探究母亲的话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花”,去体味这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了吗?为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笔者这样简单问题的引导,让学生逐步透过平凡的语句背后深思其中的韵味,如“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要知道,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经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空间,生命中还会有什么能够替代它的呢?两地同样都是桂花,在我们看来是没有什么区别,但对母亲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要知道,导致母亲产生“两地桂花不一样”感觉,是在于对待桂花问题母亲不是在嗅觉上区分这两地的桂花,而是用她自己的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从感觉之上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也因此,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了,学生便可以到母亲内心最深处进行“探幽活动”,体味其情感。
总之,美在言意,贵在共生,是语文课程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蕴含在文本的一言一音一义一语之中,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无一不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需引导学生从文本细微处窥探作者的真义,一言一意皆“佛语”,一行一列诉真情,就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言意兼得”,深处作者内心,去“解其中味”了。以上是笔者的粗鄙建议,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教育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