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香
(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第二中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我国教育随着不断改革加快创新,现在的各个阶段教育教学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新的教学模式和新颖的学习方式不断被引入,提高了教与学的积极性,较好地实现了课堂有效教学。小学阶段是入门级别,教师的任务比较艰难繁琐,下面就是互动式教学在小学二年级课堂的实施和分析[1]。
“互动式教学”已经在初高中的年级中取得了较好地成果,可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互动式教学”引入到小学课堂中是必要的,毕竟老师和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小学阶段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整个小学一年级语文中,学生从接触拼音,简单的汉字基础上巩固语文知识,二年级语文课本是由简单到难,非常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比如在《秋天的图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秋天的景色,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内容。
小学生年龄在7到12岁这个阶段中,学生好奇心较强,让学生有意接受传统教育模式教学很难实现,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也是被动式学习,互动式教学运用在语文课堂上就会改变僵局,通过老师和学生或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在不知觉中掌握知识,比如在小学生记古诗词中,教师可在《古诗两首》《山行》中怎样采用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想象爬山的情境与其他同学展开交流,然后与老师探讨,最终回归到课本内容。
小学语文重要的两方面,其一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生活知识,另外一方面是挖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上可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比如教师在《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两则寓言故事,在讲解上可用到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节目,独白等,既有效实施了课堂目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背后含义,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举一反三,运用成语。
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在讲解知识中遇到了需要互动交流探讨的问题,可让学生互相探讨得到答案,实现教学目标。比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师先让学生分组探讨,探讨自己做的好人好事,交流中让学生明白故事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小组交流实现了学生间的互动,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更提高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本后面的相关习题都会有让学生扮演角色或朗读,因此教师都会忽略,教师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如果组织好学生把握好时间,那学生分角色学习不但不浪费时间反而会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坐井观天》这则内容中,教师可在上课前布置好角色和表演内容,下课让学生扮演青蛙和小鸟,体会对话中故事内容和背景意义,掌握“坐井观天”的含义,学会应用成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锻炼了学生朗读和表演能力。
教师可设计些生活例子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在讲《风娃娃》这节课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先感受到风吹过脸庞,提出对课本相关问题,通过师生间互动,首先让学生快速地联想到课本,有效的理解课本内容,在互动教学中要多想些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快速学习[3]。
创造一个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动教学中是重要环节,因为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互动,首先就要有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更是教师在使用互动教学中首要任务,什么是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根本的因素就是教师本身,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和谐相处,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亲近感,教师对学生学习要有耐心,还有爱心,这样可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怀,假如学生跟老师对着干,对老师产生反感,那学生对老师的课就不会感兴趣,或是老师对学生产生反感,那老师也不会做到公平对待学生,更影响到了自己和学生间的形象,所以,公平对待学生,热爱教育,是每个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在课堂上活跃气氛进而在学习当中事半功倍[4]。
在上面的文章中,新课标内容形式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几点来创新,设计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计划,通过课本内容运用,或是外来的资源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好教师课堂教学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