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莎翁
——莎士比亚戏剧中译的新探索

2019-01-13 19:45:25冯倾城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朱生豪莎剧卞之琳

冯倾城

(澳门大学 人文学院)

莎士比亚戏剧的中译是中国现代文学翻译史上的重要篇章,将莎士比亚文学引入中国,朱生豪有着不朽功勋。除了朱生豪才华横溢的心血之作,卞之琳和梁实秋的莎剧译本也卓具影响力。

卞之琳认为,莎剧既然是诗剧,译文也要还其诗剧的本来面目,唯有如此,才能充分保持原作的面貌,以复制出同样或相似的效果。周珏良在《卞译莎士比亚悲剧与素体诗的移植》一文中说:“卞译莎士比亚悲剧试用‘顿’的方法把英语素体诗移植到汉语中来是成功的,译文中诗的部分是能让读者感到一种节奏感的。” 卞之琳的译本,是以诗译诗的典范。

梁实秋先生以近四十年的漫漫人生完成四十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盛事,海内外能独自把莎剧全部译成汉语的,迄今只有梁实秋先生一人。在翻译莎士比亚时,他经过大量的“爬梳剖析”,最终选定未经任何增删的牛津版本作为原文材料,还广泛阅读了许多莎剧专家的大量注释,作细致的比较鉴别,尽量使译作与原作保持一致。梁实秋的翻译本,是以散文体译莎剧的典范。

继朱生豪、卞之琳、梁实秋之后,傅光明发愿以一人之力重译莎士比亚全部戏剧。傅光明认为,“朱译的许多地方过于拗口甚至别扭,时常连英文的倒装语序都不改,当然主要是因他翻译的那个时代汉语表达远不如现在规范;梁译又时有草率,许多地方译文不够漂亮。”(傅光明致台湾商务印书馆方鹏程总编辑的信函,2012年9月25日)因此,新译莎士比亚是必要的。既是新译,则必与旧译有所不同。其新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体例上的新,除了在重要的名词、事件甚至人物处均加注解外,对每剧均写导读;二是译笔上的新,傅光明自1987年起师从萧乾12年,他自信在译文的现代感和流畅性上,完全能够超越朱生豪与梁实秋。

2013年4月1日,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傅光明新译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译后记”中写道:“若能完整领略过莎剧原著,无论何时,只要想起这本‘故事集’带你走入莎士比亚的文学世界,你都会从心底发出惬意舒心的微笑。我便是带着这样的微笑,渐渐步入莎士比亚戏梦人生的文学世界。”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莎翁,莎士比亚属于所有时代。读傅先生新译莎士比亚戏剧 ,相信每个读者都能带着从心底发出的惬意微笑,步入更具现代感的莎剧世界。

猜你喜欢
朱生豪莎剧卞之琳
护你一生周全
《卞之琳》
扬子江诗刊(2023年2期)2023-03-05 05:55:54
论朱生豪的爱情观
卞之琳《断章》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4
天如愿地冷了,不是吗?
中外文摘(2020年13期)2020-11-12 13:05:19
朱生豪与宋清如
保健与生活(2019年7期)2019-07-31 01:54:07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名作欣赏(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新时期莎剧的戏曲改编历程述评
用新批评解读卞之琳的《春城》
一笑低头意已倾
爱你(2015年24期)2015-05-24 07: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