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将从2019年3月起正式加入OSID(open science identity)开放科学计划,通过在论文上添加开放科学二维标识码(OSID码),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一个与业界同伴交流研究成果的途径。
OSID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是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首创的一种媒体融合新技术。通过OSID,作者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上传简短的语音、视频、文字介绍,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和传播科研成果,弥补纸刊载体的局限性,也可与本专业其他研究人员互动、交流,提升论文的阅读量、下载量和引用率,扩大论文和作者的影响力。
OSID码包含以下内容:① 作者介绍论文的语音(不超过1分钟),内容包括研究方向、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还可以介绍自己在研究前的准备工作、研究过程中的趣事等,从而展现更多的研究细节;② 论文附加说明,可上传论文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使纸刊无法呈现的动态试验过程、模拟计算结果等,得到更直观的展示;③ 作者与读者在线交流问答,建立起论文的学术交流圈。
读者通过微信扫描论文上的OSID码,即可看到作者对文章的介绍,向作者提问,或针对有探讨价值之处与作者进一步互动沟通。
科技期刊数字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二维码作为纸质版和数字化产品的纽带,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通道以及更加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同位素》加入OSID计划,一方面能给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和讨论体验,另一方面能使作者更严肃负责地对待所著论文,促进优秀论文更好地传播,具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编辑部会为通过终审的论文建立一个OSID码,并通过邮件告知作者,作者根据邮件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欢迎广大研究人员和作者积极响应参与,为扩大学术影响力共同努力!
同位素技术作为核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技术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为总结近两年来同位素制备和应用方面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成果,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将于2019年6月在江苏南通举办“第六届全国同位素制备及应用研讨会”。通过开展同位素技术交流,把握国内外同位素研究领域的最新前沿及发展趋势,促进我国同位素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推进同位素行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带动整个领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