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二十八中学 兰瑞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品德修养和个人气质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哪一位家长会刻意把孩子教坏,但是如果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那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用家庭系统观来看,一旦孩子出了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家庭正常运转,家庭出现危机。家庭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首要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与父母共同养育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预防问题的发生,在家庭教育方面,作为一名一线心理教师,我认为父母至少应做到“三心”,即爱心、耐心和平常心,避免“二意”即改变的意念和比较的意念,这样才能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为以后孩子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我们知道儿童一出生,是没有语言的,是靠感受与外界进行联接,儿童的感受性是非常敏锐的。所以无论父母说的话有多漂亮,貌似多尊重,但只要起心动念想要改变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爱,而是能量的堵塞。什么是真正爱孩子呢,用自体心理学代表人物科胡特描述“母亲看到孩子眼里闪光的东西”,我的理解是母亲的欣赏与肯定。生活中的表现是孩子的一动一念,她会明白、会理解,自然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实地关注孩子的动态和需求,对于孩子生活上的烦恼和麻烦帮与不帮、如何帮助,自然就不需要通过学习技术技巧去解决了。所以有人说父母教育孩子理解比爱更重要,我想问的是,没有爱哪来的理解?!爱一定是基础,有爱才有理解。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孩子之间讨论关于兴趣班的问题,有的孩子会开心的说“周末又可以去练跆拳道了。”而有的孩子就会沮丧的说:“周末又要去学画画了。”两个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同样用到了“又”字,但是却呈现的是不一样的心情和不一样的效果。前一个孩子是得到父母真正爱的滋养才可能出现的状态,两个孩子两种状态,他们学习的效果和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大相径庭。因此父母需要学会用爱来鼓励引导孩子用正确的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处世态度,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初中生受年龄的限制,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一些复杂、繁琐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是非常正常的。他们正处于懵懂的青春期,这个时候叛逆心理正在萌芽当中,家长需要具有耐心,才能引到孩子正确的度过叛逆期。在孩子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时,家长一定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态度,而是要细心的指导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中得到更好的成长。
常见的例子是家长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了:特别是刚上小学的家长,对于家庭作业是否应该家长辅导我们暂且不做讨论,家长因辅导小孩子作业而抓狂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例子无一不显露出家长缺乏耐心。下面,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分析教育孩子过程中有无耐心孩子的心理变化与学习效果。周末,难得小明一家都休息,爸爸提议要去户外教小明骑自行车,一开始小明的情绪非常高涨,也对骑自行车充满了热情。可是,练习了一个小时后,小明还是没有掌握骑自行车的要领,于是便对骑自行车变得不耐烦了。小明爸爸注意到了小明的情绪,不但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吐槽小明笨,还积极地为小明做示范,跟在小明的车后面跑,小明看着跑的气喘吁吁的爸爸,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便在心里发誓:不论怎样,今天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太阳下山之前,小明在爸爸的鼓励和陪伴下,学会了骑自行车。所以,作为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这样才能使孩子如父母般形成坚持不懈的品质。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美好期望,但这不应是教育的目标。家庭教育要定位在培养一个正常儿童,而不是培养一个超常神童,正常儿童将来必定是有用之人,必定是有用之材,或可成龙成凤。所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一样,每个孩子受到遗传和后天养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差异性。无论在哪一方面,都会有强者和弱者的存在,父母应当引到孩子正视这一现象,坦然的面对成功和失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发挥孩子的优势,如果能充分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优势,让孩子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即送到孩子该去的地方,孩子的人生会充满意义感、幸福感,孩子的人生之路会更宽广。父母还应当引到孩子正视自己的弱点,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对生活丧失了希望,要学会用平常心来面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应对生活中的挫折,越挫越勇,才能引到孩子走上正确的乐观向上的人生道路,使得孩子的人生充满了意义。
所谓改变的意念,这里指的是一种侵入式的改变,家长每时每刻都想改变孩子,进步要步步高!优秀要都优秀!这种绝对化思维和急功近利地做法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学校,经常遇到家长向我请教:“老师,孩子上不了学了怎么办?”作为心理老师,是不能把上学做为咨询目标的,我经常要对家长做一番心理普及教育,家长当时会满口答应,表示理解。但是当孩子稍稍恢复能量,有力量去上学了,就马上停下咨询,当我询问家长停下咨询的原因时,通常的理由是,“老师,孩子这阶段落下课太多,先补课吧。”孩子要先成长才能成功呢!还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咨询室,说了一大堆问题,然后说自己在家如何教育孩子不成功,希望心理老师看看孩子到底是什么心理,怎么样才能教育成家长希望的样子。希望通过心理老师达到家长的目的。这样的家长更可怕,在我看来,这简直是“借刀杀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初中阶段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感情,作为父母切忌有改变孩子的意念,这样只会使孩子离自己的期待越来越远。
比较的意念是十分不可取的,它会影响到孩子自信息的培养,使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比较理念支撑下,家长会看不到孩子的进步,有时孩子明明尽力了,但家长还是愿意比较。如:考试孩子有进步了,回家告诉家长,而有些家长会说:“你看,同事家的小孩XX考了100分,你要向他学习呀。”当孩子听到父母说这些话时,心理会产生一种不被认可的感受,会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对抗的情绪自然出现,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常见孩子的反应“那你让他当你的小孩好了”,逆反由此开始。家长们并没有认识到这种比较意念的危害性,认为孩子会在比较中燃起斗志,下一次会更加的努力。但是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年龄尚小,是渴望鼓励、夸奖和关爱的。所以,家长切忌要有和别人比较的意念。可以和孩子进行自己的横向比较,这是理智而有效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孩子也许在学习方面能力不强,但是艺术方面有很高的天赋,有的孩子也许学习、艺术、体育都不擅长,但是却有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培养孩子是一项系统工程,家长切忌要拿自己家孩子的缺陷来对比别人家孩子的优势,这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把儿童比作一棵树,父母真正爱的情感养其根,教育的理念育其杆,儿童自然会成长成叶茂果繁的树。因此家长要学会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来浇灌这可树苗,使其成长为参天大树。作为一名学校的心理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家庭教育有爱的重要性,让孩子成为他喜欢的样子,对孩子给予爱和鼓励,在逐步的教育和引导中,家长了解到孩子内心的需求,更加的关爱孩子,同时家长也会把孩子培养成一名社会需要的优秀青年,使孩子在为社会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