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前后,中国传统十二生肖文化都会季节性地流行一番,而己亥猪年,关于亥猪的话题随着一个清新面孔的爆红而更加火热了,那就是“佩奇”。于是,今年的生肖话题更多了份中西融合的意味。
蹭着“佩奇”的热度,人们不免又要对比一下中西“佩奇文化”,试图批判时下中国“佩奇文化”的没落。然而,“佩奇”仅仅是一个舶来的名词,而关于“猪”的文化,事实上已在中华大地流行了数千年,历经演化,连绵不息。还有哪个国家的“猪文化”像中国这么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呢?它见诸于古老的陶器、神秘的史前玉器、雄浑的青铜礼器、精美绝伦的瓷器、华贵的金银器、五花八门的邮票徽章等等;它最先流行于原始宗教、流行于宗庙祭祀,然后逐渐走下神坛,流行于世俗人间,常见于人们的日常配饰、生活起居,也曾流行于志怪小说等等。
而今的“佩奇文化”,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何谈没落?它只不过是在适当的时候,需要一些适当的方式进行唤醒而已。由是,本期《藏天下》杂志,我们聚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些“佩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