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活动中感受二十四节气更迭带来的变化

2019-01-13 08:46:35刘海燕1王丽丽1范兰1刘会军2
魅力中国 2019年29期
关键词:谷雨后院节气

刘海燕1 王丽丽1 范兰1 刘会军2

(1.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第四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1200;2.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门东学区,河北 保定 071200)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旧时传下来的这首《节气歌》,到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完整背出。在过去,二十四节气是人们生活的“指南”和“时间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人对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已经逐渐淡忘,知之甚少。

一、学节气,触摸传统文化的脉搏

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节气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2015年开始,我们围绕二十四节气,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共同探索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研究。我们开展的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不仅仅局限在节气知识本身,更融入了我们的地域特色、人文历史、饮食文化、生态知识、艺术创作环节,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旋律开展,满足孩子对综合化知识的需求。

春分齐竖蛋,清明绘纸鸢,惊蛰习农谚,谷雨辨五谷,夏至学习俗,立夏秤称人,芒种粽飘香,大暑、小暑识果蔬,寒露、霜降赏金蕊……在过去的一年里,始终洋溢着孩子们的欢笑。充分利用资源,借助校外教育实践性、社会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设计主题活动,将本有的绘画、手工等教学特色融入二十四节气活动中,将教学内容载入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励孩子们主动接受和关注传统文化,逐步填充了节气教育在教育中的缺失。

二、用节气,感受古人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人安排、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而我们园本课程——自然体验活动,是与二十四节气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在开展种植活动前都需要查询二十四节气和种植方法,以下是二十四节气的谚语: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这些谚语都是古人在劳作中总结,在经验中提炼升华!我们现在做的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结晶,依据古人的智慧体验节气的变化!

我们园每个班都有自己班的种植课程,每个班在种植前也都会根据节气来选择自己要种植的植物,来开展本班的活动。去年寒露节气的时候,芒果二班的孩子们种植了冬小麦。在大雪节气我们给小麦浇水,俗称“浇冻水”,为了保证小麦安全越冬。今年雨水小麦浇了返青水,孩子们对这些变化感到好奇,同时有了很深的探索欲望。芒种时节,天气变热,小麦成熟。我们全园的孩子都参与了收割小麦的活动,体会了劳动的快乐和辛苦。

孩子们种植了一种药材——紫苏,是在谷雨前的一个节气——清明开始准备种植活动的,先做了种植前的准备,一周后把种子种到了地里。当时的天气不是很稳定,于是给它罩上了一个地膜,用来保温,之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去看它,大概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它就发芽了,我园后院的植物和树木也在悄悄地发芽。

时间来到了节气——谷雨,因为民间有句俗语是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我们班通过团讨选择了种植绿豆,我们做了一些种植前的准备:认识绿豆的种子和整地,之后我们就把种子种到了地里,静等它发芽。谷雨的到来伴随着的是温暖的春风和春雨,天气渐渐转暖,我园后院的很多树木都陆陆续续的开花了,有:桃花、玉兰、梨花、紫叶李、紫金花、日本樱花、樱桃花、芍药花等等,我们仿佛置身在花的海洋里。

现在是小暑,荷花有的长了花骨朵,有的开花了,后院的植物也变得非常的茂密。通过半年多的时间对后院植物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同的节气有不同是特点,后院的植物们也有不同的形态,通过观察开花的植物了解了花的不同的形态,以及花的生命历程。节气的转变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温度的变化,从而影响了我园植物们的生长。

惊蛰的时候我们带着孩子寻找冬眠醒来的小动物;清明的时候给孩子们将“寒食节”的故事;谷雨的时候,我们进行了种植花生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句俗语的意义等等。

我们在不同的节气,能欣赏到不同的风景,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影响了植物们的生长,让我们领略到了不同的风景。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而这神奇的缔造者就是节气的变化。

三、护生态,唤醒对大自然的礼敬

二十四节气自然体验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传统民俗的保护与推广,更是我们多年来生态道德教育的延伸。自2015年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在广泛开展儿童生态道德教育活动,而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成为了思考的方向。让孩子们在欣赏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又能够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感受自然,熟知自然规律,乐于在自然活动中得到身心成长,成为探寻的主题。

在我们蔬园里,他们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熟悉了各个节气的水果和蔬菜品种,以及生长过程;在我们的小羊圈里,听着羊儿的歌声,孩子们对暗号玩定向,除杂菜做花染,“跋山涉水”只为维护自然之景。秋季我们还连续开展“秋收趣味运动会”。将民俗的、生态的内容嫁接在运动上,让孩子们在玩乐的同时体验民风民俗。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人类通过观察自然气候的变化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观察自然、认识自然、记录自然、感恩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应有的自然道德观。”在二十四节气活动中,孩子们跟着节气的脚步,体验四季的变化,重视生态的变迁,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对自然有了敬畏之心。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科学的时间制度,它调整着我们和自然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为大众普遍接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当然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活动我们不止这一项。

猜你喜欢
谷雨后院节气
谷雨
“前院”与“后院”
好日子(2021年3期)2021-01-14 07:07:22
곡우 ( 谷雨)
中国(韩文)(2020年6期)2020-08-13 09:31:30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谷雨
后院建个过山车
谷雨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