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评论员
清洁化利用是煤炭产业的生命线,也是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列入能源领域重要工作任务,为煤炭行业清洁化发展作出鲜明政策导向。加快推进煤炭清洁发展,也是两会煤炭行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话题。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多年来,我国煤炭工业以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为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和示范带动,煤炭清洁高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清洁化利用是煤炭产业的生命线,也是煤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在产业政策、规划布局、项目设置、研发投入等方面建立协调保障机制,以确保煤炭清洁化利用的科技创新和产业示范取得更大成效,逐步实现煤炭开发利用全产业链的清洁化,真正实现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型。
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的实施,作为传统能源的煤炭产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约束和挑战,“去煤化”的呼声一度很有市场。
然而,由于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仍不可替代。
据预测,未来5年,我国发电行业用煤将增加2亿吨左右,钢铁、建材行业用煤保持平稳并呈结构性变化趋势,现代煤化工用煤增加2亿吨左右,其他行业用煤将减少1亿吨左右;全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2亿吨左右,年均增长1.2%左右。2030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仍将达50%,2050年将占比40%。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是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石。
放眼全球,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同样占有重要位置。前不久,国际能源署和国家能源集团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全球煤炭市场报告(2018-2023)》。报告指出,由于价格实惠、储量丰富和便于运输等优点,煤炭依然是很多国家的主体能源,是当前全球能源系统的核心,尤其在中国、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煤炭还提供了能源安全和能源普及功能,并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报告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煤炭需求将保持稳定。欧洲和美国市场煤炭消耗将下降,但其下降的份额将被印度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增长抵消。
业界人士指出,能源革命,是革煤炭过去粗放式开发和粗放式使用造成污染的命,促进它向清洁能源发展。能源革命不是取消煤炭,也取消不了煤炭,而是促进煤炭绿色开采,并转变为绿色清洁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能源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多年来,我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清洁低碳作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优化煤炭消费结构,逐步提高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大力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全面推动清洁高效利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发电是煤炭消费的重要领域,做好煤电的清洁化至关重要。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煤电行业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节能改造6.5亿千瓦,70%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有效缓解了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为世界范围内煤炭清洁利用做出了良好示范。
以山西省为例,山西是煤炭和煤电大省,近年来,山西省切实落实能源供给革命战略,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全面实施煤电超低排放,促进了煤电行业清洁高效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省煤电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5899万千瓦,占全部煤电机组的94.38%,省内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已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建设任务,环保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煤电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据测算,2018年全省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节约原煤近800万吨。
在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方面,山西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充分显示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在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方面的坚定意志和可贵努力。
同时,我国大力开展散煤清洁高效燃烧转化技术攻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煤粉型工业锅炉技术,实现散煤燃烧热效率达到90%以上,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排放指标达到或接近燃气锅炉排放标准。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烯烃、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煤制乙二醇、煤制气等现代煤化工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大型项目建成投入运营,现代煤化工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发展阶段,煤炭正在实现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为煤炭清洁转化提供了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实现燃煤低碳清洁利用,国家在“2030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实施方案中规划了煤电碳捕集创新基地,拟建设百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示范工程及运输管道。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表明中国政府致力实现煤炭业清洁高效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
作为世界煤炭大国,中国正在推动煤炭从脱硝(氮氧化物)、脱硫、脱尘到脱碳的全面减排。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发展的实践表明,煤炭能够成为清洁能源。
虽然我国在煤炭清洁化利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由于资金投入、技术研发、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制约,我国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以便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在业内专家看来,因煤炭清洁转化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不够,目前对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研究依然不足。例如,目前的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距离规模化、全流程示范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捕集成本十分昂贵。煤制特种燃料、转换效率提升、节水降耗等关键技术也有待突破,部分核心装备“卡脖子”问题有待突破。
而投入不够、支撑体系不完善,是导致煤炭清洁利用基础研究缺失、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呼吁,推动煤炭安全高效绿色开采与清洁化利用,是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国家要从战略、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予以大力支持,不断完善支撑体系建设。
要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协调运行机制。煤炭清洁化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需要建立包括国家权威部门在内的协调机制,在产业政策、规划布局、科技开发等方面,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推进项目落实。
要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力度。建议尽快启动国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2030重大项目,将关键性技术攻关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能源重点创新领域和重点创新方向,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建设,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引导企业加快应用先进技术。
要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基础性研究。煤炭清洁化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开展长线的基础性、探索性研究。政府部门、科技界和产业界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煤炭清洁转化技术水平,带动产业升级换代,形成技术与产业良性互动格局,逐步实现煤炭开发利用全产业链的清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