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2019-01-13 06:01:33马翔宇赫婷周正霞
魅力中国 2019年46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学业大学

马翔宇 赫婷 周正霞

(沈阳理工大学,辽宁 沈阳 110159 )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与学习,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对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树立人生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活适应性不良心理问题

由于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有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是特别喜欢和了解,因此会在学习上产生困惑,而且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体验宿舍群体生活,每个人作息的不一致也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或失眠等不良现象。

(二)学业心理问题

在大学的环境中,大学生出现学习心理问题是很常见的。其中缺少学习动力、没有目标、学习焦虑、学习疲劳、考试紧张等都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三)人际交往心理问题

大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比较贫困,会产生自卑心理,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有些学生由于从小家庭教育的缺乏,存在严重的个人礼貌困乏等问题,常常会受到别人的排挤,造成人际交往渠道的堵塞。

(四)两性交往存在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恋爱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由于大学生青春期缺乏教育以及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不懂如何处理两性之间的感情问题,常常会出现困惑、意志消沉、痛苦和迷茫等现象,深陷感情问题而无法自拔。

(五)网络成瘾的心理障碍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其中也包括大学生。网络成瘾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饮食和作息的不规律,尤其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长时间的打游戏会造成身体疲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猝死。还有一部分人会分不清虚拟和现实的区别,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六)严重的心理疾病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面对的环境比较特殊,因此心理问题也比较独特。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长时间得不到良好的开导和治疗,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和神经衰弱都是大学生常见的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如不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会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如何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

进入大学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在学业上进步,而且要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生活上学会自理、准时起床、适时运动,学会在不需要检查卫生的时候也要按规定整理自己的床铺,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照顾好自己。

(二)学业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老师应 引导学生树立符合自身的大学目标,加强不同阶段的学习适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合理转变学习方式,优化学习方法,正确看待考试。学生要学会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培养自学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目标。

(三)人际交往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首先学生要相互尊重彼此的差异,求同存异。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文化,信仰肯定会有所差异,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构造出和谐的氛围。同时要保持宽广的心胸,积极与他人交往。还要适应新的师生关系,要从多渠道和老师主动交流与合作,如书信、电话、电子邮箱等。

(四)大学生两性交往心理问题解决发发

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和科学的性观念。首先,应开展对大学生的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使他们对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性发育的自然规律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其次,加强性道德教育,要启发学生正确处理好同学、恋爱、友谊的关系,教育学生反对禁欲,更要反对纵欲,批判性解放、性自由等错误观念,树立科学的性观念。

(五)大学生网络成瘾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学校老师应协助网络成瘾高危险群减少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多组织一些参与面较广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以减少他们上网的时间。针对缺乏社会支持的网络成瘾高危险群,辅导人员应鼓励当事人走出网络、融入集体,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展现实世界的友谊,避免对虚拟友谊的过度依赖。例如鼓励当事人多参与社团、联谊活动、地区性人际成长团体,或者是协助当事人找寻合适的支持团体,有助于当事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六)大学生严重心理疾病的解决方式

无伦抑郁症状是否影响正常的学业,都要放开思想,大胆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心理治疗,让他们帮助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向心理医生倾诉,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他们真实想法,把曾积压心底的问题倒出来,把沉重精神包袱甩掉,尽可能获得轻松和自由。在日常学习中,努力提高自己积极、乐观心态,通过转移法把个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引起抑郁症以外的事情上,控制抑郁情绪发展。通过跑步锻炼、假期旅游,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改变并尝试新的生活习惯,用更好的身心状态面对生活。

四、结论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意志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超越自我,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学业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艰苦的学业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工业设计(2020年3期)2020-05-14 13:48:02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中学语文(2019年34期)2019-12-27 08:03:46
心理疾病是“想不开”吗
中老年健康(2015年7期)2015-05-30 16: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