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禹池
(贵州省思南县青杠坡中学,贵州 思南 565116)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实现互动、交流与发展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以问题为载体引领课堂活动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的教学方式。然而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由于学科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提问是教学中使用最频繁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提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提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哪里还不清楚,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实现知识高效传递的重要途径,提问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而且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及时改进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也能够使得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而当前的化学课堂提问存在诸如很多不科学不严谨的提问,提问指令的不明确会让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下降。因此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提问。对教学过程而言,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技术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所以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能随意的提出。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对知识的要求很多是要求识记的,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有识记性的提问。这些问题学生通过之前记忆的知识可以回答,这类问题比较适合检测学生对概念、公式等有固定事实知识的掌握,能够对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中,教师提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什么?”、“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这些都属于识记性提问。
识记性的问题能帮助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但是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以不同的方式呈现问题,例如在设计二氧化碳组成的问题时,可以设计为“二氧化碳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也可以设计成“二氧化碳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可以看到,后一种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可以反应到化学式的意义,从而反应出多种答案,形成开放的发散思维。
理解性提问要求学生能够在能说出事实的基础上能解释问题的特征,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己先前的经验去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这类提问设置一般是为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设计。比如说在粗盐提纯中,设计问题粗盐提纯的步骤,学生根据自己在实验室的操作,回答先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教师通过一个的提问,可以牵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回顾已有经验从而更易掌握知识。理解性的提问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一级的要求,因此要打好学生的基础,才能使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比如说浓盐酸敞口放置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对浓盐酸物理性质的理解才能准确的回答这个问题。
应用这一行为动词在学习中属于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性提问就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迁移,比如说制取氧气,学生已经知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制取氧气,那么提出问题氨气可以用排空法收集吗?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向下排空气法,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对新知识的迁移。再比如,已经学习了化学式所表示的宏观微观意义,所以即使在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分子式其意义都是相同的。如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学生已经知道了前面的金属可以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可以提出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这样的思维触动是能够让学生更灵活的运用知识,更深的理解知识。
教师在提问的第一个步骤是精心设计问题,精炼语言,表述清晰,让学生能立刻明白教师的提问意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提问要依据课程标准,从基础知识出发设计问题,使得所提问题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假想一个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全班只有一两个问题会,这样的问题是意义不大的。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问题要从课标出发,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初中化学面临学生升学考试的考核,因此,要以课标为基础,以中考说明为方向,把握课标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层次要求,进而去设计问题。如要求识记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那么在设计提问时主要以知识型的事实为方向,要求学生给予准确的回答。再比如要求综合运用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再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使用应用型提问,让学生能够去发散思维,综合的利用和融化知识。
教师在提问时要给学生留有恰当的侯答时间,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急于呈现问题,不注重学生的反应,往往会造成自问自答的情况。学生不知所云,教师会感到自己上课特别的累。所以,提出问题之后要给学生反应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组织大脑中先前的经验,能够去引起思维的流动,达到有效教学。
有经验的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非常的沉稳有序,能够在每一个学生回答完毕之后给学生及时的评价。对问题答案进行补充和订正,给学生积极的反馈。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完后教师不给学生反馈,这样的话学生有时候会茫然,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或者有时候学生的回答表述不正确,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进步。
提问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重要的手段,教师要鼓励不同学生提问。有些教师因为担心学生提问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因此都在按照自己的思路讲课,这样其实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各方面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只有通过提问才能对学生形成思维的碰触,让学生进步,获得学习知识的快感。教师要充分运用小组的力量,将解决问题的机会给了小组,学生们通过讨论进行有效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