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状研究,优化我县教师对高中学生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的培养

2019-01-13 06:01:33李苹苹
魅力中国 2019年46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老师课堂教学

李苹苹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第二中学,河北 廊坊 065900)

国家、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 学生只有具有了质疑精神,才能谈得到创新,也才有可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新型教学模式为质疑教学提供了条件

质疑是一种学习品质,更是一种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不会无中生有,需要慢慢培养。国外教育界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质疑教学研究:(1)课程影响质疑能力的研究;(2)教学方法或模式影响质疑能力的研究;(3)学生课外活动影响质疑能力的研究。他们提倡在小学、中学、大学的课堂都开设有关质疑能力的课程,同时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也开展质疑能力的培养。国内教育家也有对质疑教育的研究成果,如何文明提出了培养质疑能力的四种策略:通过实验演示激发质疑、观察现象引发质疑、利用错误经验诱发质疑、通过知识构建悟出质疑等。 新课改后出现的各种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模式中,不管先学后教式、学案导学式还是翻转式课堂和微课堂等,都为学生质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学在前,则产生疑,出现疑,则产生学习驱动,则产生学习欲望,为学生质疑能力培养提供了一种优质的良性循环环境。在新型的教学模式网络化、教学知识结构化的前提下,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质疑能力,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靈活性和批判性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培养。

二、让质疑教学为新模式下的高效地理课堂服务

地理作为一门有关自然、人类生产生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有无与伦比的发展前景,其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也让地理课堂充满趣味,变得令人神往。那么,如何利用好地理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综合性强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何让质疑和地理巧妙结合,形成有序而高效的地理课堂呢?

(一)细化的质疑能力更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为了在地理课堂上因材施教,我们需要对质疑能力细致划分。结合十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喻伯军老师提出的划分方式最为贴近学生,他把质疑能力从浅入深分为三种:首先是知识性质疑,如:青藏高原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吗?这种质疑一般发生在刚接触到某些新知识时,为表象的质疑。第二种是思考性质疑,如: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这种质疑是对知识的深化,是对知识本质的趋向。第三类是批判性质疑,如,若青藏高原海拔较低,昼夜温差还会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吗?此类质疑是学生对知识有了深入理解,并综合分析后提出的,需要多方面求证或实验才能解答。 学习的主体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则是深浅不一的枯燥知识,那么,在学习中,不同学生产生质疑的结点不同。 基础薄弱者容易在基础性、接受性的知识上产生知识性质疑。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放低要求,在激发兴趣的前提下,让他们有能产生质疑的想法,能提出简单的问题就可以了。 接受能力较强、思维比较灵活的学生对表象的知识接受快,又能进行简单运用,所以此类学生需要老师引导和点拨,让他们在知识本质的探究上,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产生思考性质疑。那些特别聪明、接受能力出众、综合能力强的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于对知识本质的探究了,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们对已经接触过的同类知识或相近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区别,并引导他们对知识进行本质比较的批判性质疑。

(二)让质疑教学成为一种教学思想

传统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为什么会缺失?传统教学中,人们没想过让学生向袋子里装知识,更没想过让学生把知识挖掘出来装进袋子里。所以也就没有把质疑能力作为一种学生必备能力来看待。 新课程下的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彻底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这种教学模式为质疑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能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我们要转变思想,把握时机,让质疑教学成为一种课堂教学基本思想。争取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都用质疑教学让它闪出智慧的光芒。只有每个教师都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也才能把质疑发展成一种学习的能力,培养成一种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三)营造地理氛围,为质疑教学搭建平台

新型模式的课堂中教学,老师变成组织者和策划者。首先,老师要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为学生营造能够质疑、乐于质疑的愉悦氛围。要让学生明白质疑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打消“不会的老师自然会讲”的心态,要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质疑。其次,老师还要引导学生质疑,有效质疑,最好产生高质量质疑。

(四)巧用学科素材,质疑教学更有趣

新课标理念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尤其是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一些人文地理知识,从而能够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如何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这就要利用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素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使质疑教学更有趣。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凝聚中华民族智慧结晶、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诗词谚语;可以利用歌曲、谜语、顺口溜、趣味故事;可以加入有丰富地理知识的战争故事、电影画面等等。

质疑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质疑能力的培养也一样。我们对学生要求不能太多太高,要在质疑教学中循序渐进,最终的目的,是让质疑能力成为学生一生都携带的学习品质,使学生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敢想敢问、勇于创新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老师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节日快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六·一放假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