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翠玲
(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白云乡小学总校长城桃花小学,河北 保定 072250)
引言:小学数学既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也是小学课程中的必考科目,计算能力既是学习数学必备的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能力发展不完善,在运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习,需要教师找到有关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提高方法并制订计划付诸实践。
趣味十足的数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运算的积极性。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并使课堂充满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运算的积极性。例如,在复习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时,可以让班级里的一些同学分别扮演最近热播的动画片《熊出没》里的人物光头强、熊大、熊二、松鼠蹦蹦和跳跳、猴子吉吉和毛毛等,让他们分别站在一条直线的不同位置上并确定好单位长度的距离,由教师提问“谁在谁的左边几米处”、“谁在谁的右边几米处”、“谁在谁的前面几米处”、“谁在谁的后面几米处”,鼓励学生积极自主思考并加以计算回答问题。
教师批改作业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做题时粗心大意导致出现计算错误,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而安静的环境可以减少学生的粗心大意。总的来说这是小学生的数学基础没有打牢的缘故,知识点、运算口诀和运算技巧的不熟悉都会导致粗心的出现。为了打牢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例如,在讲授完《表内乘法》这一内容后,大多数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模糊,对此教师可以选定时间让学生在自己这里完整地背诵乘法口诀,或者在课堂上随机抽取一些学生回答乘法问题,并告诉学生要做好准备,这有利于巩固学生们对乘法口诀的记忆,有利于打牢学生的数学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计算问题。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力求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举办班级活动时,教师可以将经费告知学生,让学生制定使用计划,力求做到节约用钱而又使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力求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小孩子天性贪玩好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游戏教学,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做计算题,激发其计算兴趣。例如,在讲授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写下一些等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别代表等式中的数字。然后教师宣布规则,在我问“10+15=?”时,代表“10”和“15”的同学要找到代表等式的和也就是“25”的同学,这样你们就算过关,否则就会被淘汰。之后开始游戏,可以发现在游戏中教师和学生的计算兴趣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计算注意力在计算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新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寻并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授《角的度量》时,教师可以加入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某种角,故事中也提及到其他各种角。
口算能力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良好的口算能力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来快速回答习题中的简单计算问题。估算能力是计算能力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培养小学生的估算能力。
错题集是学习数学的一大法宝,错题集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错题集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错题收集在本子上,每周上交,教师在翻阅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计算中的薄弱点,从而有重点的突出讲授该内容。
结束语:本文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和提高方法,体现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学教师务必需要明确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并不断探索其培养策略和提高方法。同时教师也需要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