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旺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花贡镇竹塘小学,贵州 晴隆 561402)
引言:相对于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来说,自然拼读法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其打破了传统音标式的词汇被动与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重了解单词音与形之间的关系,逐步提高语言意识,而后更好地记忆、朗读单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然拼读法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并未达到理想效果,尚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对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大部分教师对自然拼读法持有肯定态度,认为自然拼读法能够有效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简化英语词汇学习的难度,消除学生内心对英语学习的抵触。调查数据显示,81%的小学生认为自然拼读法行之有效,愿意继续使用该方法学习英语单词。超过40%的学生表示会采用自然拼读法预习英语功课,对自主学习十分有益。同时,部分教师表示采用自然拼读法能够与更多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如英语歌曲、英语游戏、英语故事等,课堂效果良好。
受到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自然拼读法不适用于英语教学理念较为滞后的地区,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自然拼读法仅在城市小学范围内有所普及。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方式看似十分简答,实则十分考察英语教师的授课经验。部分教师对自然拼读法缺少正确的认识,理解较为片面,进而导致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偏差,违背了小学生英语思维的特点,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同时,从自然拼读法目前的发展来看,尚未有完整的教学材料,有的仅仅是一套教学方法,以至于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的效果不一。
为了能够将自然拼读法更好地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笔者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教学措施,优化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内容如下。
在自然拼读法实践教学调查中,部分教师表示采用该方法最大的难题是课时较短,在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黄金期,该方法无法在英语教学中“大展拳脚”。为了能够进一步推进自然拼读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应注重自然拼读法课程的安排,单独增设相应的教学课时,规范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并完善课程体系,促进自然拼读法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融合[1]。在此的基础上,应选择合适的自然拼读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逐步落实自然拼读教学,将该教学法放在重要位置上,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针对小学英语教师,应积极开展自然拼读教学培训,更新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逐步掌握自然拼读法的教学技巧,与其他丰富的教学方式相融合,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与自然拼读法的结合,选择合适的课内、课外材料,逐步引导小学生提高单词拼写能力,强化教学实践。同时,学校应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实现各个学校小学英语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沟通中寻找创新教学方法,克服教学困难,并在沟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教学能力。教师应结合自然拼读法的特征,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所在,将两者相互结合,提高小学生对自然拼读法的接受程度[2]。例如,小学生对图像的认知和敏感程度,要远远超出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度,因此可在教学时采用手势表达、多媒体展示等,一边对英语单词进行拼图,一边展示出单词的样子或图像,提示学生该单词的含义,引导学生在记忆单词时脑海中生成图像,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词汇的印象。
从自然拼读法的教学实践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部分小学生由于不愿开口说英语,导致自然拼读法难以发挥积极作用。为了鼓励小学生说英语,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跟随教师一同大声拼读,可采用拼读活动的方法,将情境表演与自然拼读法相融合,围绕拼读的内容,让小学生自行发挥想象,将画面贯穿并演绎出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挑选国外合适的自然拼读法教学视频,如BBC自然拼读动画《字母积木》等,在课堂上一边观看,一边同学生一起完成单词拼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单词发音[3]。
同时,教师可积极开展自然拼读活动,加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可采用单词组合教育游戏,教师在课堂开始前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个或多个字母卡片,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固定的卡片与其他同学的卡片组成单词,共同大声拼读,并说出该单词的含义。教师可对每个学生的拼读单词数量进行统计,参与拼读次数最多、拼读最准确的学生将获得第一名,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嘉奖,激励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自然拼读教育活动当中,消除开口说英语的心理障碍,共同提高英语拼读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英语教学自然拼读法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能够看出尽管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优势,但仍旧有着较多的教学实践问题急需解决。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自然拼读法的重视,构建完整的自然拼读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自然拼读教材,为全面推行自然拼读教学法做铺垫。其次,教师应主动提高自然拼读教学能力,加强对该教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学习国外的相关教学经验,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最后,灵活运用自然拼读法,与教育游戏、教学活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