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建阳
(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苏家桥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6261)
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小学生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张家口市桥西区苏家桥小学从事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所积累的经验,就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策略的探索谈几点认识。
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歌旋律优美、委婉动听,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音乐财富。例如贺渌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教学时可以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一起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欢快、优美的乐曲,悠扬清丽的琴声,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再如《国歌》是一首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它鲜明的节奏和号角式的音调及催人奋进的音符,塑造了中国人民威武不屈,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战的音乐形象。过去它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爱国志士,奔赴抗日前线。而今又以新的姿态与活力鼓舞人民进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那奥运赛场为了奏响国歌而奋力拼搏的感人场景,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讲述战争年代那些扣人心弦故事,来讲述这首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并结合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认真分析一下当今的小学音乐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所收录或者编排的曲目,基本上都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来选择的。这样,用反映学校学生精神面貌和健康生活的歌曲,及适合学生歌唱的我国民族和部分外国优秀歌曲作为基本教材,以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作为补充教材。这些歌曲以其特殊的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健康向上的歌词内涵使学生受到教育,学生在反复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过程中,唤起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中不断地将艺术作品化为自身的内动力,把以往教师单调的思想品德教育溶于音乐教育之中,寓教于乐,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启着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唱《绣红旗》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剧情进行细致的了解,从视频的播放中让学生近距离的看到江姐与男友们在监狱中,不顾自身安危,将生命置之度外,为了革命事业,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含着热泪绣红旗的情景,此时,师生与作品的共鸣激起师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激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逐步升华到思想美的境界。再如教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时,可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讲述孩童在美丽的山林中与顽皮的杜鹃相互欢乐嬉戏玩耍,充满童趣的情景。用故事情境打动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的感情处理,让学生感受到杜鹃声声地在青山翠谷之中回荡不息,感染那连绵不绝的快乐,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得到了培养。
不难发现,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就是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例如熟悉的《卖报歌》,可以先介绍这首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结合多媒体展示,讲述旧中国上海报童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揭露旧社会民不聊生、腐败黑暗的现实,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强烈热爱,对新时代幸福生活珍惜,从小树立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再如教唱教材中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听演唱、看演出,简单了解我国著名的国粹《京剧》在我国的影响的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唱这首歌曲,将学生引入老北京,使学生体会出歌曲表现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他们的民族文化底蕴。
课外活动是课内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为提效减负奠定了基础。不难发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艺术活动,也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品德的重要途径。此外,利用课外活动增加一些音乐教学,更有利于小学生提高艺术素养。因此,在各种艺术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结合他们热衷于表现自己才艺的心理,在校内组织小合唱团队,舞蹈队,使学生懂得,只有协调一致,团结协作,才能唱出统一和谐的音调,才能使演唱、演奏得以成功。因此,我们组织舞蹈队,排练了以反映儿童思想、学习生活为内容的多种表演形式的小节目,使学生在排练演出过程中受到寓意深刻的思想教育。音乐第二课堂能满足学生好动、求乐、爱美的要求,他们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音乐活动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愿望。如鼓乐队、合唱队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珍惜集体荣誉、严守纪律的良好品质。诸如我们在学校鼓乐队的训练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去感受整体声音的协调性及和声效果所带来的美感,感受到整体的凝聚力,认识到自己是整体中的一员,必须服从整体。并经常通过对比,提高鉴赏力;通过练习,获得美的声音;通过刻苦努力地训练,使学生知道,美的声音是通过不懈努力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同时对学生的集体主义也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作用,寓教育思想于教学之中,从而达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