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起源论比较及当代启示

2019-01-13 03:16孟利博
魅力中国 2019年28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德性荀子

孟利博

(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一、荀子与亚里士多德所处时代及阶级基础

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变革时期。地主阶级、商人阶级迅速崛起,其代表着并在创立一种新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荀子根据时代变革的要求,在继承儒家前辈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隆礼重法、重礼重义的德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奴隶制社会危机时代。由于城邦危机的加深,有不少人开始对城邦政治生活感到失望。然而正是这种走向没落的城邦民主制度在一定意义上促使了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的形成。

可以看出,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前后,都处于社会转型、战争连绵不断的时代,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似的。但两者的阶级基础是不同的,荀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话语,亚里士多德则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相似又不相同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们德育思想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二、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起源论相同点

(一)注重教育对道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教育是道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强调后天长期习惯性学习对培养道德是至关重要的。他在《劝学》中提到,吴越等少数民族地方的婴儿,刚出生时啼哭的声音都是一样的,然而长大后风俗习惯却各有差异,这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差异所致。他还提到,尧、禹由于他们后天的长期培育才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非天生就是圣贤。所以“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7],即君子必须致力于思想品德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积累。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道德是后天形成的,所以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的。因此,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是人力可及的,即“德行可教”。亚里士多德说,天赋的东西是不能由培育改变的,而德性恰恰是教育培训和习惯的结果。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德性既非生于天性又不违反天性。”[8]因此,天性为人的美德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前提,教育和训练使其成为现实。由此,亚里士多德提倡人的道德取决于教育。

(二)注重社会环境的熏陶对道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后天的环境影响是道德形成的关键因素。荀子通过“蓬生麻中”、“白沙在涅”、“芷渐之潃”等事例说明,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认为,人们道德标准的差异不是由于他们的自然本性和认知能力的差异,而是因为他们的环境和习俗的差异。他还提到,如果人们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并受到熏陶,那么良好的行为和习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并且他们将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相反,则会形成低劣的道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来自社会习俗的陶冶。“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因此把习惯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这个名词。”[9]所以,道德的达成必须存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习俗。亚里士多德还把道德看作是由习俗沿袭而来的,在这种习俗的感染下,人们的心灵就将受到教化,就会去除情感、意志和欲望中的非理性成分,使自身的行为既不会过度,也不会不及,二世可以达到某个中和点,即所谓的“中道”。

三、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起源论不同点

对于影响道德起源的重要因素之一的人性是善还是恶,荀子与亚里士多德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荀子的人性论是以“性恶论”作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恶的,人全依赖自身的后天努力将其转为善。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荀子认为,在人性中生来就有追名逐利,贪图享乐等不好的成分,所以人性是恶的。荀子认为,如果对恶的本性不加以约束,纵容其发展,就会导致争抢掠夺的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他认为,人性既然是恶的,那就必须加以改良。如果不进行改良,任由其发展,势必会给社会带来灾难。而恶能转化为善,是由于圣人后天“化性起伪”而致的。因此,荀子十分重视圣人在“化性起伪”中的作用,认为礼仪和其他道德信条都是圣人创造的。

亚里士多德在性无恶无善论的基础上一定程度认为人性是向善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和智慧是区分人类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从而提出了“人是理性的动物”的重要命题。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善是人类生活的目的,而且善存在于人类生活中[10]。因此,对于人来说,潜能是起点,是可能性,潜能最后转化为现实,实现其目的,目的即美德。

四、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起源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一)把教育作为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规范最终都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来实现。荀子与亚里士多德都强调了教育在道德观念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应道德课程的开设,可以科学有效的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同各项知识全面均衡发展。以道德课程为平台,通过国家、学校和教师三个维度,形成合力,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其他通识教育课程及专业课程中,我们也要重视道德教育的因素,使之成为隐性的道德课程。在这些课程学习过程中道德教育同其他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同专门的道德课程同时发挥影响,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完善。

(二)为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有效的道德教育离不开良好环境的支持,环境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在荀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观点中都受到重视。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影响,并制约人的活动。道德教育环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综合体,具体应在教育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两方面进行营造。

在教育小环境方面,应将家庭、学校和同辈群体的影响综合分析思考,形成合力,推动教育小环境成为道德教育的沃土。第一,综合三者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使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欣欣向荣的氛围之中,学生会不自觉的受到这一氛围的影响,将自身的实际同良好的环境进行对比,并向环境看齐。第二,将家长榜样、教师榜样、同辈榜样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到榜样的力量,通过榜样的现身说法去切实的完善其道德素质,提高其道德水平。

在社会大环境方面,第一,要重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及西方文明进入带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私下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保证社会大环境与教育小环境方向一致。第二,要注重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对于道德教育的正面影响,在学生个人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成型时建立健全网络道德规范,采取有效的举措净化网络环境。

(三)道德教育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荀子重视“化性起伪”的重要性,结合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的道德基础、学习态度等进行差异性教育。亚里士多德把道德分为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在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分类说中,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人的灵魂即理性灵魂。人具有理性灵魂,这是区别于植物和动物的标志。他所说的道德德性的培养是针对人的动物灵魂提出的,理性的德性才是人的理性灵魂所需要的。将道德的德性同理性的德性相结合,就要同时关注学生动物灵魂方面的欲望需求和人的灵魂方面的理性需要。

因此,在实际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将道德规范的传授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努力做到适宜每个学生自己发展的个性化道德教育。一方面,通过了解学生个体的的实际道德水平及道德发展要求,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考虑矛盾的特殊性,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这样会取得很好的实效,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国家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所要求的道德目标和认为相对固定,而每个学生的实际道德水平高低不同,在面对与国家社会现实要求差距较大的学生个体时,更要从基础做起,投入更多精力去帮助其成长,尽快缩小差距,在较高的道德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德性荀子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论荀子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和谐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
知识小词条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