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

2019-01-13 02:03:25李瑞霞
魅力中国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数轴轴对称图形

李瑞霞

(甘肃省和政县第一中学,甘肃 和政 731200)

新的教学理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可否认,新的教学理念融入的课外实践活动教学的确给学生带来不错的影响。当然,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课程时间也相对减少。为了达到新课程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提高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有效性可行,具体说明如下:

一、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目的

老师首先要清楚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目的是什么,想要带来哪些课堂效果等,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后,才能够让初中数学预习作业发挥作用,并起到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效果。

(一)发现问题

布置预习作业,可以让老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还能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所在。因为在课堂教学当中,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或对课堂态度比较谨慎,遇到有些不懂的问题不敢提问,也不主动寻找同学一起解答,最后只能听之任之。这就是为什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明明感觉不到学生有什么问题,但一经测试,却发现原来学生还有很多不懂,而预习作业正好可以帮助老师找出问题所在,并着重讲解。

(二)观察学生预习效果

传统的预习只是读读题目或带着问题思考,对其预习效果并没有一个反馈的情况,不具备可检查性。对于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预习作业学生还处在一个朦胧的阶段,这时就需要老师设计出合理、科学的预习作业作为课堂开始前的疏导,并从中观察学生的预习效果,这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二、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策略

预习作业是一项需要学生独立去寻找答案、自主研究的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不但给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心理,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以下是本文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的有关初中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预习作业

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求知欲,也是学生坚持学习的动力,所以,预习作业不该是单一、乏味、一层不变的,而是应该融入色彩、趣味性等,使它像一把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是一本可以调动学生多维度去思考的文本,通过这样的预习作业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分析意识。例如,在学习到初一下学期的《第五章相交线》时,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应用,除了结合教学要点外,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研制出具有趣味性的预习作业:比如,请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剪出各种图形,然后观察剪刀把手的夹角与剪刀开闭口的夹角有什么变化?这与我们学习的相交线有什么关联的地方吗?

生活是数学应用的场所,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动手去操作、研究,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配合了预习作业的完成。

(二)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有利于在课堂教学前把知识展开,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作业就是老师在开展新的教学内容之前,通过设置针对性题型,并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要求依次作答。因为对学生而言,新的教学内容不那么容易接受与吸收,所以,老师设计的预习作业就必须明确其教学指向、具体要求等,便于学生理解与探究的发展,否则的话,会对学生造成消极与应付的心理。例如,在学习教材《相反数》时,预习作业的设计可以为:请分别在数轴上标出6与-6,2与-2,7与-7的位置。并回答问题:(1)根据所给出的数值,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2)通过数轴上标示的点,你发现两对数的点在数轴上的特点了吗?(3)你能够写出具有上述特点的数吗?

这样的预习作业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利于学生层层进行分析、探讨,并从中找到学习的方法,不但复习了数轴的知识,还涵盖了新的课堂知识。

(三)设计具有反馈性的预习作业

反馈性,就是指老师授予到学生接收的过程,但不再是学生被动地学,老师盲目的教,而是教学相长。设计具有反馈性的预习作业指的是所设计的作业要符合“教”与“学”的要义。即老师在进行预习作业的设计时,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出预习过程中的困惑,然后再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内容的设计和比重的调整,同时,良好的预习手段有利于促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思考。例如,在学习到《作轴对称图形》时,预习作业的设计为:每位学生都知道描图,那么请同学准备一张纸并对折,然后在其中一边画出喜欢的图案,再将另一边对折后进行描图,最后把纸展开,观察两边的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否成轴对称?如果成轴对称,那对称轴有哪些?

这个作业有利于在课堂开始之前将学生所学过的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进行整理,一方面检查了学生是否真的理解轴对称图形,另一方面也看出学生是否可以作出轴对称图形。

猜你喜欢
数轴轴对称图形
说说轴对称
《轴对称》巩固练习
数轴的作用
认识轴对称
巧用数轴定解集
“咬住”解集,“握紧”数轴,“破解”参数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