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和 剡丽丽
(西藏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西藏 拉萨 850000)
青藏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高海拔地区。冰山多、湖泊广布、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南北、山体土石松软、氧气含量低等特点。随着近年来西藏的发展,青藏高原居住人口逐年增加,加快了青藏高原环境变化。青藏高原自然灾害种类繁多,这些自然灾害正在加深对人类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本文就青藏高原地震,山洪,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冰川湖爆发,暴风雪,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进行分析。
在地震发生之前,一般伴随着地震前兆的出现。地震前兆一般包括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面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现象,这就需要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提高警惕,一旦发生有异常现象,要及时做做好地震来临前的准备工作。青藏高原地震频发,且震级高,地震的发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人身安全。做好地震的预防措施,学习地震预防知识,对青藏高原上的人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要时刻树立地震危机意识。
(1)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青藏高原地震预防工作的首要前提
(3)平时多注意政府的地震预报,做到迅速反应,最大程度减少人身、财务损失地震来袭前,动物会有异常行为。
(4)多注意家庭建筑物的摆放,如果有衣柜和桌子下面能够躲避是最好的。注意排查家庭安全隐患。
(5)出门行路要避免山崖石集聚地,在快速通往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自驾车要注意行车路线,汽车内要储备应急物资。尽量少去地震灾害易发的地方。
(6)家庭要储备一些水、食品、电筒、水源等应急物质,经常更换,较长时间不用煤气的和电的话,可以把煤气和电关掉。
(7)学校要时常给学生开展地震防灾知识,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8)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尽量往空间开阔地方跑。绝对不要滞留在高山脚下。
(9)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从地震到房屋倒塌,你可以迅速躲进坚固的可以承受身体的空间,跪下,闭上眼睛,用鼻子呼吸,保护生命体征,并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嘴和鼻子阻挡吸入灰尘。
(10)特殊情况要等待专业救援。在建筑物内时,您应该快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您可以选择厨房,卫生间,卫生间,楼梯间等小空间而不易塌陷的地方,并等待救援。
老船曾经也装载过无数的梦想远航,如今,它却静卧在波涛汹涌的海岸边,默然无语,周遭的喧嚣与热闹均与它无关么?
青藏高原山洪爆发多发生在夏季,一般随着上游或本地连降雨,或者由气温升高导致的高山融雪导致水流量突增形成山洪爆发,因此,青藏高原建筑物尽量防止建在容易发生高山暴雨形成的山洪范围内,防止不要建在冰雪覆盖的高山山脚下。洪水流动比较缓慢,一般都有充分的警戒时间。
(一)在洪水爆发之前,政府要做好洪水警报,打好防范洪水的"预防针",及时排查隐患,提前疏通排水沟,在洪水爆发的人群聚居区修筑拦洪坝、围堵堤等设施。
(二)人员必须撤离时,将水电燃气关闭,关好门窗,防止发生更大隐患和财物损失。
(三)外出人员一定不要逗留在山洪容易爆发的地点,比如暴雨后水量变多的溪涧和河流附近,不去河流下游,河岸边等地。切不可尝试走过被河水淹没的道路和桥梁。
(四)如果你不幸遇到流动的洪水,你应该抱住或者抓紧岸边的石头,树干或藤蔓,然后爬回岸边或等待救援。
崩塌和山体滑坡的形成作用相似,但崩塌是山石突然、迅速地垮落至坡下的现象,而山体滑坡是山体部分或整体的下滑运动。二者发生后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和破坏,做好预防措施,学好防范知识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必须做到的。青藏高原山体滑坡和崩塌的自然灾害一般发生在一场暴雨过后或者地震期间和春夏季融雪期。要避免受到山体滑坡和崩塌的危害,就要做好如下预防:
1.建筑物远离山体滑坡和崩塌多发地区,从根源上预防。建造房屋前疏通房前屋后的排水系统,及时检查房屋墙体开裂情况并汇报给专业人员查看。
2.尽量避免在山体滑坡和崩塌多发条件下出现在高山峡谷地带,春夏季出行多关注天气预报以及政府发布的暴雨预警。
3.山区人民必须努力学习防灾减灾的科学和知识。政府要时常安排专业预防知识科普人员进山进村进户。
4.在斜坡上进行道路、房屋建设时做好山体滑坡、崩塌的预防措施。
5.青藏高原高山植被覆盖率低,融雪和暴雨能够快速渗入地面导致地面变软从而增加山体滑坡和崩塌的风险,青藏高原人民应该积极改善地质土壤环境,在高原上发展植树造林。
泥石流灾害时常出现在暴雨、地震、融雪过程中,因其突发性、常发性、群发性、同发性和转发性特征,时常造成更严重的危害和伤亡。因此,泥石流的预防知识了解非常重要。
(1)在常发生泥石流的山沟和山坡上不要建造房屋。
(2)已经形成泥石流的地区,绝对不要将垃圾排放到泥石流区域,这样会加重泥石流破坏力。
(3)重视和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尤其在雨季不要停留在缺少植被覆盖的山坡、山沟。
冰川湖泊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类活动通常较低,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预防冰川湖爆发最好的措施就是远离冰川湖爆发范围。
青藏高原暴风雪灾害造成了大量牲畜的死亡和人类生活的不便,因此,了解青藏高原暴风雪灾害预防知识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农牧区生活的牧民。首先是提前做好准备,牧民给牲畜准备足够的草料,准备工作做的充分,是预防雪灾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了解天气预报和政府提供的相关天气信息,在雪灾来临之前做好生活的一切准备工作,比如储存足够的食物和水、取暖工具等等。最后,青藏高原发生暴风雪天气时,如果有驾车外出的必要,一定要及时关注道路信息,高原冬季暴雪路段实行交通管制。
青藏高原藏北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干旱气候区,干旱气候的加剧又造成了沙尘暴的发生。预防青藏高原干旱和沙尘暴灾害,首先就要加大对藏北干旱地区、山南等地区的植树造林、绿化力度。从根源上防范问题,才能迅速有效的解决干旱和沙尘暴问题。青藏高原沙尘暴的爆发集中在每年的三月份,以拉萨春季沙尘暴为例,整个三月,每隔两三或三天,沙尘暴在中午11点至13点或者下午14点至18点的时间段里降临。这也为人们预防沙尘暴提供了规律,在沙尘暴天气里,人们尽量减少出门、出门前关好门窗水电、驾车出行遇到沙尘暴的时候放缓行车速度等等。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的发生时常带给人们沉重的伤害的巨大的损失,我们能做的,就是学好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在灾害来临时不慌不忙,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