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琦
(永城市实验小学,河南 永城 476600)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许多教师和家长关心的问题。读书,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天长日久,书会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那么,如何让孩子从繁重的功课中解放出来,从电视机、游戏机旁边走向奥妙无穷的读书生活呢?我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怎样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这似乎是令不少教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常常抱怨孩子太贪玩,对书本不感兴趣。岂不知阅读习惯与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和家长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孩子们只有自己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才能逐步掌握图文对应的阅读方法,所以应该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阅读,读有所悟。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孩子们都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阅读要求,读完了以后展示交流自己所得,这样孩子就会真正把阅读当成自己的事来做。以兴趣为前提,让孩子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果读有所获就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激励的效用是无限的。在获得成功发现的同时,孩子们往往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这样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例如从图书的外在形态入手,及早帮助孩子认识图书。孩子认识图书,首先是把它当作物品来看待,对于图书有什么作用,则要等到长大以后才会知晓。起初,孩子们用嘴咬、用手撕,口水弄湿了书页,只把图书当成了一般的玩具。以后当孩子稍大些,渐渐地对图书产生认识。随着长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的物欲会趋向于图书的方向;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爱护图书,不能把书弄坏。如果孩子不小心把书撕了,要及时与孩子一起把书修补好,千万不能不管不顾,由他去撕。凡是看过的书都要整齐地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要为孩子创设条件,或放在书架上,或放在纸盒中,假如书很多,还可教孩子编号,整理时按号的顺序放好。这种良好的习惯,对以后入学学习,能否爱护书本有直接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能力有差异。3岁以前的孩子大多爱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动物或物品的图画书;3~6岁的儿童爱看童话、幻想故事以及有关动物、日常生活行为的图画书;7~10岁的孩子爱看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及令人惊奇、富于冒险性的儿童图书;10~13岁的孩子爱看富于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14~16岁孩子的阅读倾向于思维、发明、论证、推理及人物传记类图书。教师和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材料时,应该注意循序渐进,并对具体的图书种类加以鉴别和选择。
总书记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的“好问”,让我们在开展不再是“安静”的,而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应该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提问是创新的前提。爱迪生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正因如此,爱迪生才一步步的把自己造成发明之王。人都有好奇心,何况是小孩子?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给予孩子提问和讨论的权力。如:在《我的小毛驴》这一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让孩子们了解了每种动物的想法,开始独立思考,大胆提问探究,只有幼儿大胆提问才能发现更多,因此,老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给幼儿创设想提问的环境,从而让幼儿成为提问的主人。
某教育家说过:“送给学生一个信任,学生会还你一个奇迹”。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是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进入课堂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因此,教师要尊重孩子,让课堂成为孩子主动表现的舞台。在开展活动时教师不要为了教学有计划的进行而忽视幼儿的表现。教师要灵活地变动,尊重幼儿的表达权利,并充分利用这个矛盾冲突,让幼儿在活生生的实例中体会到:要尊重和认可不同的想法,两位起冲突的幼儿也都会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如果教师对幼儿的提问或表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强行按照计划进行,最后孩子们得到的只是教师简单枯燥的说教而已。
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不能做知识的“灌输者”,而要做智慧的“引火线”。在活动中,当教师发现孩子们有很多话要说时,要给予了他们充分想象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迸发出了许多灿烂夺目的火花。
研究表明,勤于动手实践的孩子更富创造性和想象力。生活中,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地为了节约时间让孩子学习、写作业,而把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家务活包揽下来。让他自己收拾文具、床铺、卧室,自己洗袜子、内衣,自己背书包等等。要知道,孩子在动手做事时,脑子也在动呢,会把他阅读到的东西和实物进行比对参考,加深了记忆和理解,让他更加喜欢阅读。
如果能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那他的灵魂就不会空虚,他的头脑就不会愚笨。课外阅读是少年儿童人格形成的半壁江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会使枯燥的学习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生机。教师和家长的行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