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爱情

2019-01-12 19:54:00邓方芳
魅力中国 2019年33期
关键词:性格特征贾宝玉林黛玉

邓方芳

(北京师范大学承德附属学校,河北 承德 067600)

崇尚完美仅是一种相对的理想的选择,完美中少不了残缺;而残缺往往是一种美。《红楼梦》非完璧,给了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于是,“红学”诞生了,并一举成为了三大显学之一;宝玉和林黛玉最终没有结合,于是读者有了许多假设。《红楼梦》的所有前提都是假设的,每一个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假设,在众多假设中,曹雪芹只能选择一个,这是小说家宿命式的幸福和痛苦。选择哪一个呢?凭你喜欢,却又不是任你摆布——原因很简单,你喜欢的不可能只有一个。我们没有看见宝玉和黛玉牵手在一起的结局,如果宝玉真和黛玉牵手成功了,因为好奇心我们必然会再问一句“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然后。

这貌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如今依然有人提起。不就是两个弱不禁风毫无反抗精神的贵族公子哥儿姐儿爱情吗?值得拔那么高吗?他们不仅没有争取自己的爱情,而且一旦爱情无望就死的死,出家的出家,值得那么表扬吗?是啊,这的确是个问题。这是很多人心里的一个“结”。不解开这个“结”,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觉得是不可能真正读懂《红楼梦》的,也不会真正的爱上《红楼梦》。那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究竟有何伟大之处呢?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是建立在相知相惜而不是性爱基础上的纯爱。有一点是很突出的。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从小“一桌吃饭,一床睡觉”,偶尔也有耳鬓厮磨,但是,他们绝对没有越过道德的底线,没有越过肉体的底线,他们是没有性关系的。这样说也许有点粗俗,但惟其这样,也才凸显他们爱情的纯洁性,套用曹雪芹形容林黛玉的一句话,是“目无下尘”。试问古今天下,有几人能及?一种尚未发生肉体的爱情关系,能够深邃到这样的程度,一个愿为之死,一个愿为之出家,难道还不伟大?难道还不反叛?其次,贾宝玉在众多的诱惑中始终没有迷失。

我承认,贾宝玉有很多那个时代贵族公子哥儿的毛病。但是,那是那个时代人的局限性,我绝对不主张因此就套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贾宝玉,那是不公平的。而且,用贾宝玉最关键的一点来评判我们现代人,也许我们还不如他呢?作为贾府备受宠爱的公子哥儿,作为当今皇贵妃最为溺爱的亲弟弟,贾宝玉面对的诱惑是很多的。有薛宝钗的诱惑,有史湘云的诱惑,有薛宝琴的诱惑,有妙玉的诱惑,有傅秋芳的诱惑,有秦可卿的诱惑,有金钏的诱惑,有晴雯的诱惑,有小红的诱惑,有柳五儿的诱惑,有龄官的诱惑,有尤二姐尤三姐的诱惑,太多太多了,甚至有妓女的诱惑,还有秦钟、蒋玉菡、柳湘莲等男色的诱惑。也许,贾宝玉也曾经一度冲动过,但是,他在这几乎是让人不能自拔的诱惑中,始终那么坚定,坚定的认为,此生,他只想和林妹妹呆在一起,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如此坚定?另外,贾宝玉对爱情的认识超越了性。我以为,这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爱情的最伟大之处。作为贵族公子哥儿,作为当时的风俗使然,作为人性的本能冲动,贾宝玉再爱林黛玉,也是可以和其他女性发生性关系的,这是合理合法的。但是,这并没有成为贾宝玉像贾赦、贾珍、贾琏、贾蓉那样放纵无度的理由,这是贾宝玉最可贵之处。他曾经由于种种原因,先后和袭人、碧痕发生过性关系,这个我理解是男人性成熟的必经之路,尤其贵族公子哥儿。但是,关键是贾宝玉从未因此而沉溺于性爱之中而不可自拔。贾宝玉,凭借对女性的尊重和疼爱,凭借对林黛玉的爱,超越了性爱,这是他作为人最可贵之处。再者,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爱也是超越众生的。我们知道,小说中爱或者说爱过贾宝玉的女性不止林黛玉一个。要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史湘云比林黛玉更甚,但是,史湘云一旦觉得爱贾宝玉无望,一旦定亲,就丢开了,就演变为兄妹之爱了。要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薛宝钗比林黛玉更甚,但是,即便是在成为贾宝玉的妻子之后,贾宝玉出家,薛宝钗虽然痛苦,但理智是可以战胜感情的,离开了贾宝玉,她照样能够活,而且决心要好好的活着。要说肌肤之亲,袭人比林黛玉更甚,尽管袭人是被迫离开的,是被贾政贾琏裁夺走人的,但是,袭人离开了贾宝玉,也能够和蒋玉菡白头偕老。

只有林黛玉,离开贾宝玉,她就活不下去了,贾宝玉已经成为林黛玉苟活于这个世界的唯一的理由。这样的爱,又有几人做到?关键是这个男人还要值得这样付出。我从来不赞成那些盲目的爱,对方根本不很值得,却轻率的付出生命。林黛玉虽然为贾宝玉而死,但她的爱却并不盲目,她的爱异常清醒,她的爱是建立在和贾宝玉十多年的朝夕相处中形成的,是水到渠成的爱。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中外,都是不把人当人看待的,妇女尤其没有社会地位,不受尊重。封建的眼光把女人看作是“贱人”,是第二等的人,她们连做人的基本权力都被剥夺了,更谈不上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最美丽的女性形象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形象了。从来没有那个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样把妇女的地位看得那样高,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女性形象像林黛玉那样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如此执着地维护人的尊严,尤其是执着地要求尊重女性,她的出现就使人的价值大大提高了。因而,她的性格特征是一种不易觉察的而又带有历史必然性的新思潮。这种思潮萌发在林黛玉身上,是作为一种斗争口号出现的,是一株民主主义思想的幼芽,是一盏号召人们前进的信号灯,发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带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具有了这种性格特征的林黛玉的形象无疑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偶像,是作者心中真善美的代表。可她却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夭折了,这是何等的悲剧啊!作者就是通过林黛玉这个形象对污绰的世俗进行有力的揭露和鞭挞,让人们清楚地看到,在封建社会里真善美是如何被假恶丑践踏和吞食的,从而引起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这就是林黛玉性格特征的悲剧意义所在了。

总之,《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的性格特征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多侧面性,她“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的尖酸与她对宝玉的温柔体贴、对老婆子的关心都是客观存在的。林黛玉对人的尊严的肯定,维护人格尊严的执着是其性格中最闪光的。其性格特征是时代所赋予的,是其在与污绰的世俗斗争中形成的。

猜你喜欢
性格特征贾宝玉林黛玉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试论贾宝玉待花袭人“与别个不同”的原因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3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唐顿庄园男主人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讨
葫芦丝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1期)2016-08-06 10:26:28
西门庆与贾宝玉女性观的比较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4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小说月刊(2014年6期)2014-04-18 13: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