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以往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更加关注对学生就业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对于美育方面的推进和落实依然存在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是具有一定天赋和良好学习兴趣的,他们经过了专业的训练和学习,具备一定的技能水平。在当前新的发展环境下,社会的审美水平日益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应使学生重视其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只有培养出具有良好审美素质的人才,才能为广大人民带来美的作品,更好地陶冶大众的情操。在具体的办学过程中,应该在专业设置的层面上对美育的内涵和要素进行有效的融合和落实,提升办学过程的严肃性,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己任。只有给予设计美学充分的重视,为其和专业教学的结合提供一个良好的执行环境和空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才能提升,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最终目标。
每个艺术生本身都是一个“艺术家”,我们在实际的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实施基础教学的同时,对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更加培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则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培养,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的“最低标准”,在教学中实现间接性、指导性、弹性。而审美意识的培养过程当中,不仅要从结构美、形式美的角度入手,同时也应该增加社会美、道德美、自然美等要素。从文化的角度促进学生审美观念和意识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塑造和构建整体学习精华。
艺术专业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设计美学的具体需求,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现对融合设计美学的有效支持。在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应对资源优势进行充分发挥,提升资源意识。结合当前美育教育的工作需求,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有效培养。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定期展开相应的学习和培训,给予当前任课教师充分的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其美育的整体意识和综合能力。为了更好地支持教师美育能力的提升,在实际考核方面也应该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促进教师自身工作主动性的有效提升。
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应包括观念的、思维的、美学的传达,美学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修养、提高其设计鉴赏能力。高校设计美学教育要研究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化发展,离不开设计美学教育。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通过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设计美的认知,引导他们将设计美学的原理和思维方法运用于设计实践,落实到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这有助于学生提升设计水平和作品价值,最终通过市场、社会反映的形式,使人们理解、消费设计的美,进而获得更多、更好的审美体验。设计美学课程是艺术设计学科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美,如生活美、行为美、形态美、规律美、图形美、色彩美等。教师应在教学中探索设计美学的重要性,提升设计美学观念、意识,研究设计教学中学和教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这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具有开发性效应。教师应优化课程教学,量化设计美学教育课堂,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融入美学教育,使美学教育保证其对专业课程的影响力,提高其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
可以通过“三实”教育,补充设计美学教育,提高设计审美品质。“三实”指的是实验、实践、实战。
实验这里指思维。高校设计教学要研究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化发展,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创造力,针对学生的个性挖掘其特点,使其展现不同的个性;通过思维实验测试开发学生独有的敏感点,从而帮助学生激发创意,在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的同时,兼顾对学生设计美学理论的传授。
实践是“三实”教育的关键。设计需要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工作室制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条件,高校艺术院系的设计工作室是必不可少的实践条件。如今,部分地方院校的工作室制度尚不完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部分艺术高校的工作室可以提供完善的机械设备,但缺乏设计美学和技术导师的共同辅导,虽然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了设计实践美学理论的传授,学生也能够呈现作品,但是并不能以真实、美好的形式完善设计作品。美学导师和技术导师“双师制”的工作室制度可以让学生不再局限于单纯对方案的设想,可以更好地在创作中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从空间、尺度上强化对作品的感知,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为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场地和运行机制。此外,还有很多有利于实践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审美品位。校企合作是一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形式,很多高校采用联合办学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而且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学生在企业进行培训,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企业的设计任务,使学生在学校奠定设计基础、培养设计审美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有效地为社会输送设计人才。
实战就是参与社会。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提倡将课程与社会接轨,如组织学生参加展览、社会活动、公益活动、文化活动等。教师的教学一方面要“走出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高眼界,培养生活情趣;一方面要“引进来”,将当前设计趋势和设计观念带进课堂教学。学生增强对于美的认知感受,提升认知高度,其审美意识和创作水平会随之提高。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比赛与展览,才能够有丰富的经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当前,高校积极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教师应积极转换科研成果、参与社会活动,展现教学效果和产、学、研结合的成果,通过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加强学生对设计美学的认知,引导他们将设计美学的原理和思维方法运用于设计实践,落实到设计作品的艺术表现中。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和其作品的价值。
目前,设计美学的研究对理论拓展较少,部分艺术院校设计专业课堂教学轻设计美学理念、重技术技能,忽视了培养艺术类设计人才的初心。设计有了美,其产品的附加值才能提高,品牌效应才能增强,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美学观念。设计美学的核心如设计的方法、理念、思维和设计基础课教学等均涉及美学原理,但后期与专业实践的衔接体现得不够充分。对设计美学的提炼应贯穿设计教学,并通过给予设计美学充分的重视、做好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做好师资队伍方面的建设工作等诸多改革措施,从而推动设计艺术教学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