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幼玲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
在当前新会计制度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相应的工作机制改革,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弊端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控。
在当前新会计制度下,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各项科研经费核算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具体核算时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是,缺少归集核算间接费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基于新会计制度,国内高等职业院校组织开展的相关科研活动费用开支均可采用“科研事业支出”科目进行统一核算,这有利于在“科研事业支出”中客观反映出院校独立科研人员薪酬。然而,在具体核算时组织科研项目时通常会有科研人员薪金、劳务费以及水电费等相关间接费用。基于新会计制度,其中并没有明确归集科目,只是将其纳入后勤保障支出以及教育事业支出体系,以致于科研事业支出难以将科研成本全面反应出来。二是,科研经费管理不到位。现阶段国内依然没有制定专门的科研项目立项、审批以及过程管理以和最终结题的制度,实践中虽然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建立了科研经费管理机制,而且也涵括了很多经费开支范围以及审批权限,但是因经费来源复杂以及多样,所以通常难以对经费进行有效把控。事实上,高等职业院校内部的各种经费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也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能够兼顾多方面内容的制度对经费进行规范化管理。
目前国内为数不少的高等职院技术学校未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严重影响了资金使用以及管理工作。同时,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资金考核以及管理标准并不完善,以致于各项规范以及资金利用系统性和全面性较差。同时,会计核算方式方法不科学,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实施的会计核算方式方法较多,会计核算时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在成本核算时核算方法比较陈旧,而且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问题。比对式、“简单粗暴”的传统报账式核算方式依然存在。这些方式和方法技术含量低,精准度不高,只不过是财务统计量化的进一步延伸而已,难以精准统计以及高精度进行核算财务支出,以致于多种财务问题频发。
通过对国内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核算工作情况调研发现,因诸多原因的存在,导致工作流程缺乏规范性,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混乱,监督管理不到位。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实施了新会计制度,但是部分学校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原始凭证审核不严谨问题,除导致财务信息准确度不达标外,还可能会出现凭证报销、账目虚假等一系列问题,以致于会计核算因信息不准确而出现错误。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工作岗位出现职责混乱问题,必然会对高职院校内部会计核算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出现资金违规使用现象。
基于以上对新会计制度实施的优势以及高职院校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就间接费用而言,应当明细科目以及细化支出用途,同时将科研支出、教育支出两部分分离开来,构建独立的科研成本核算和管理体系。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根据新会计制度标准和要求,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对经费设立奖罚措施。同时,还应当不断提高现阶段高职院校各项会计核算管理水平,从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方面着手。高职院校会计核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技能。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加强会计核算人员素质培养和管理,对工作人员应当进行严格把关,做好鼓励学习以及奖惩工作,以此来有效激发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等职业院校进行会计核算时,其质量和效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监管。在此过程中,首先应当要求会计核算人员不断加大原始凭证审核力度,并且对采购以及报销工作进行监管;其次,核算人员应当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仔细审核,保证其真实可靠性,并且杜绝虚假账目发生。最后,高等职业院校内部各项会计核算应当加强外部监管,必要时可以采用委派责任制度予以强化。通过内、外之间的合作,能够有效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以及效率。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生活、工作离不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等,这些都与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会计核算工作也不例外。基于此,实践中我们应当将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有效应用于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之中,这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应当利其器。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应当保持与时俱进,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会计技术手段和方法,为核算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借鉴和学习先进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强化创新意识和建立适合的会计核算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在当前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应当加强会计核算管理,根据新要求、新规范,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样才能提高会计核算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