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与发展学生的能力

2019-01-12 22:01:40黎德鸿
魅力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目标评价语文

黎德鸿

(广西容县石寨镇中心学校,广西 玉林 537502)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敢于冲破课本、教参的束缚,敢于打破阻碍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的桎梏,实行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再以思维的发展去催育和滋润其它能力的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实行全面的开放,才能在语文学科中达到真正“开笼放雀”,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促进其它能力的综合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是发展学生各种能力的前提,也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开放教学目标,使学生综合能力“上不封顶”

旧教材总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出这样那样的教学目标,并要求学生以达到这样那样的目标为最终评价的结果。这种目标单一、僵化,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消极的限制,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将实施分科与综合并举的课程格局,这就要求教师确立“学科群”的观念,转化学科界限,倡导合科教学,制定的教学目标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以促进学生与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对话与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整合”。然而,有人群的地方就会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所需达到的目标应该能充分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个目标应是激励的、积极的。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一年级的实验教材—— 《我长大了一岁》一文时,针对优、中、差三个等级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在分小组学习时,我要求差生能美美地读读、流利地背背就行了,至于阅读理解,则不提更深要求;而对中等生,则要求达到读得美、背得快、评得好、说得快、以训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对优生,则不限制,除了要达到以上学生要求外,更要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结构,编一编,再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演一演,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又意识到学无止境,今后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知识,真正达到“上不封顶”。这样的分槽喂养,让差生得到激励,优生、中等生的才能得到升华,活跃了他们的思维,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何不妙哉?

二、开放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尽情表现,趣味盎然,自能学习。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实践,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全面的语文素养”包含素养的积累、语感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包含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的修养。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就要求教学过程的形式多样化,注重学生参与。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就采用了让学生自主读、小组练读,读出美感,集体评,评出优差,老师亦参与其中,让学生也评老师,这样,在熟读的基础上画画:枫叶、梅花、竹叶、月牙等,还鼓励学生画一个手印在白纸上,体会“不用颜色不用笔”的“自然画”的特色,也减少了许多空洞的说教,更可激发想象,哪些画家还可以在这天然的白色地毯上绣上什么图案?这样就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如果再布置学生查查,在这美丽的雪景下,还有哪些动物却睡着了?你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比一比谁知得多,懂得多,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就会在课外查找有关书籍,在查找的过程中还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新字!这难道不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开放,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最好的实证吗?这样的课堂才会让学生趣味盎然,激发潜力的自能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语言的积累,为自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不拘一格,使学生在开放中懂得举一反三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而学生要有所创新,必须对所学课文的词句、段落学会积累,先悟后习,习即运用知识自能作文、交际等综合能力的再现。让学生在“习”中举一反三。例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语文《浪娃娃》一文时, 为引导学生学好“数不清”这个词,我先让学生用“数不清”这个词试说一句话,许多学生开始时对说一句话很茫然,我随手指向窗外的一棵大树,一学生忽然感悟,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树妈妈有数不清的叶娃娃。”许多学生马上明白过来,说出了许多独特的语句,然后我又适当提高要求,要学生根据文章的段落结构,用上“数不清”、“整天”、“……来……去”等词说几句话,有几个不大爱听课的学生居然也能说出意想不到的段落,表现了很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人刮目相看。这样,在教学内容上有意识的开放,虽然看上去和课文无关,但适当的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自能作文打下了基础,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四、评价方式新颖、别致、找回学生个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死板的教师权威性的分数、评价去肯定或否定学生。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是重“结果”,轻“过程”。因此,教师的评价往往成了学生的评定、优劣的“致命伤”。新的课程标准呼唤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开放,以突现学生的个性。其实,老师只要花一点点心思,就可唤回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记得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字,写得好的就画一个笑嘻嘻的大拇指并加一个叹号,许多学生看见了都很感兴趣,写得特别来劲完成得也特别快,特别好。还有一次,有几个学生写了几次“冻”字,都把这个字写成“冻”,我逐一教写,写正确后,我就画上张微笑的脸,学生竟然大欢喜,高高兴兴地去做其它作业,这几次无意的评价,使我深有感悟:新颖的评价方式可以唤回学生的自信!因此,课堂上,如果适当地对某些学生进行与众不同的评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虎虎有生气。如:“这个同学说得真好,我赞同你的意见!”“这个同学画得真美,我喜欢!”……这样的评价方式,尊重了学生,使某些自卑的学生觉得自己这样做也是好的,今后他就沿着自己的方式,有个性地发展。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各种学科的“知识整合”,教师只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具有自己的真实活动、自我学习的空间,笼中的雀儿才会飞得高、飞得远。因此,教师这个“媒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全面的开放,学生的各种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猜你喜欢
目标评价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我们的目标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