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远琴
(重庆市黔江区育才小学校,重庆 黔江 409000)
当老师们学习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后,于是乎,课堂中原来教师的一言堂变成了学生的一言堂。一堂课,学生读、学生议、学生评、学生演,而教师却冠冕堂皇地光荣退居二线,或一个劲地拍手叫好,或一个劲地点头微笑,偶尔也穿针引线,但只是个过渡连接作用的破折号。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根本不能或不敢及时做出应有的反映,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也无法给出自己的评价,更不用说什么引导点拨了。这对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颠覆,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在教学中到底是什么角色,应发挥什么作用?估且不谈,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调控作用。该出手时就出手,及时给学生评价、指导、点拨。
首先,教师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对文本进行个性的阅读、理解、提出富有个性的创见。事实上,许多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个性解读基础。
其次,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因为语文教材很精彩:或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具有生命的灵性。古人说,读书就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打破年龄和阶层的区别,与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要调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而阅读教学不正是把课堂作为学生读书的场所而读书吗?那么教师怎样保证学生能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呢?
(一)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让学生多读文本,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应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明确学习要求:⑴预读。通常用于课前预习,学生通过读书,查字典,基本扫除字词障碍,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印象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备课堂上进行交流;⑵精读。一般在课堂上进行,即在老师讲解点拨的基础上,学生进一步思考,抓住重点词句,突破难点,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⑶感情朗读。一般用于课后,感情朗读部分课文或全文,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和思想感情。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二)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读课文时,主要靠自觉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各种因素。他们接触到一篇文章,总是迫不及待地把它一口气读完,然后产生一种朦胧的、散乱的,却是学生阅读思维激流中的闪光的浪花。这时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思考。
课本选文是经典之作,凝聚着人类共同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它既是作者的,又是属于每一个读者的。读者只有与作者、作品水乳交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我们要想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就要让他们走近作者,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就应该引导学生与背景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现实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中走进文本、读文悟意、感受体验,又要能跳出文本、引入生活、读出生活、读出自己。
(一)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心灵碰撞
任何作品,都带有作家自传的性质,即所谓“文如其人”。但由于作家生活的时空与读者有距离,读者必然会对作品中所表述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文化背景产生疏离感。因此,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之前先走近作家的时代,走进作家的生活,走进作家的灵魂,才能使学生对其作品产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也才能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主动与作家心灵碰撞,真正触摸到作品活的灵魂。
(二)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再现自我。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精神产物,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我们对它的理解、感悟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同时应该让学生摆脱作者的束缚,穿越时空,给作品赋予现实意义。
语文教学是活的,因为教师是活的,学生是活的,同样文本也是活的。《新课标》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对话”“对话”一词本身就表明文本是活的,它也能说话。
首先,文本的“空白”召唤着我们去填补。所谓“空白”那是指文本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是文本已经实写出来的部分对读者所暗示的东西,它存在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细节描写等方面。那些藏匿在文本中的许许多多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
其次,文本中的“疑点”召唤着我们去感悟。文本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就是因为它留下了许多疑点让我们去思索。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如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抓住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等。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有的学生问:课文最后一句是“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里用了两个“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弄清了带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人们对大榕树的赞美,不带引号的“鸟的天堂”则是作者身临其境后对这种赞美的认可。可见通过对课文的质疑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各种句式的用处。这些疑点都在文本深处,发现了它们,才能有效地直接与其对话。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发现疑点的慧眼,并能有机指导学生去发现。
总之,我们在备课时要能听到文本的召唤,并以此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设计教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听到文本的召唤,在文本的召唤下与其进行直接的对话。让“文本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