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大连市普兰店区第十八中学,辽宁 大连 116200)
当我们对初中生进行教学时,应当根据我们将要讲授的内容来恰当的思维方式逻辑来组织,在科学的教育方式当中展现出科学教育。
举例来说,在对学生进行电压相关概念的教学时,可以将电压与水压进行类比,然后让学生在水流与电流之间寻找共同点与不同点,当学生从其中发现水流和电流都有方向性;拥有强弱之分,能够造成不同强度的结果时,再将更多的类比内容引入其中,让同学们知道保障电流的存在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电流发生变化时,是否会造成不同的结果......在对于相同点进行充分的举例之后再告知学生,类比不具有必然性,类比具有偶然性,引起学生兴趣,引出下一步的电流与水流的不同点的教学,与同学们一起验证。
在这一步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联想,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与意识。
采用多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实践课的教育教学。在物理实践的科学研究中,培养学生形成科学实验的思路,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举例来说,在进行“物质吸热能力研究”实验课时,按照原本的教学方式是分别将同等质量的水放入同样的烧杯中,将温度计同时放入烧杯,测量刚开始的温度,再将两个烧杯同时开始加热,每两分钟将烧杯的温度测量并记录。将两组数据比较分析后得出两物质的吸热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如下不合理,使实际实验并不能按照这种方式进行操作。
第一点,实验仪器的准备费时间,同时不安全。
第二点,难以把握住酒精灯使用效果完全一样。
第三点,测量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且实验有误时不能将实验返回至上一步骤。同时抽象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
在DIS设计实验中,老师们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来深入研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和物质质量、温度升高的程度等,来获得更加精确的分析结果。比如可以使用相同的加热设备,将两物质同时加热。以保证受热方式相同,并且可以将烧杯换为试管,使受热接触面更加均匀。
进行实验总结时,要将转换分析角度和唯一变量原则放在首位,让学生通过数字化实验图像上的物质升高等温点,将加热时间变为吸热量。同理可分析出“加热时间相同时,物质温度变化的高低。”在实验方案的变化中,要让他们学会合理分析出实验方案是否严谨。
进行科学思维教育是希望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加准确的知识,研究中的不同思维方式产生的矛盾,引发了对于科学思维的更深入思考,探索出了更加科学的实验思路。
科学思维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正确获取知识,而其他思维方式与科学思维方式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从而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
举例来说,“力与运动”这章节,学生刚开始思考基本会根据生活经验,认为物体运动一定受力,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会停止运动,还有可能将会通过哲学的相关方式认为“不是火在动,不是风在动,而是人的心在动”这样的唯心主义观念但这并不符合我们所说的科学的思考方式,要让实际的科学实验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以此使学生产生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的疑问、并且进行科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然后在互相冲击的过程中得到真实准确的结果,在论证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学习,还能够获得逻辑思维的锻炼。
尽管科学思维教育与物理教学当中的实际内容需要进行更好地适配,所以我们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依旧应当时刻注意,科学思维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发展性,时刻保证学生应当具有质疑问题的思维方式与充足的勇气,只有主动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主动苛求知识,得到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获得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应当做到在学习完一本书时,能够获得一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将会遇到对于“杠杆、滑轮”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除了实物模型的展示之外,还需要学生对其工作原理进行空间想象,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内容学习时,知识的运用将会显得极为重要。科学的思维教学应当根据当前时间段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所学内容来具体制定,有时只需要讲述就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有时却需要通过物理现象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深记忆,不过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式,都需要不断对其进行复习巩固。
物理是科学思维教育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位于三个学科领域中的中间位置的重要过渡,在最外层的位置由思想政治的学习对于科学思维的学习方式进行培养,在更深处,通过学习数学来对理性思维能力进行锻炼。物理更加偏向于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方式去看待问题,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与逻辑思维来思考问题,进而思考得出合适恰当的方式能够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更加注重于学生科学的思维逻辑关系的培养,不害怕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使用事实作为自己有力的论证工具,让不同的论证方式相结合,不仅仅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同时还对于想象力有所锻炼。对于初中生的教学,应当不仅仅拘泥于课程的教学,还应当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科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