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与教师教学引导的探索

2019-01-12 21:12:05陶芬
魅力中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数学知识加工

陶芬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外国语学校,江西 九江 330304)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要求学校要注重开展素质教育教学,这就促使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转变知识教学理念。根据相关调查分析可知,我国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提问的学生逐渐减少,而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衡量标准“将存在学习问题的学生,当作没有学习问题的学生”,所以,使得学生年级越大,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学习问题就越少。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加快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进程,逐步在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一、以激发兴趣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能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各个学科知识的最好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落实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并且,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转变知识教学理念,注重利用信息事物、全新观点、新型材料等,进行各个学科知识的讲解,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身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欲望,促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进行学科知识学习,从而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相关的学习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乘法口诀”这部分数学知识时,以6的乘法口诀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们经常玩耍用的海底世界探索图纸,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但是,学生会发现“这张探索图纸上面没有鱼”,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三角形来拼组成鱼,粘贴在探索图纸上,学生又会发现“为什么会由三角形拼组成鱼呢?”通过逐步的课堂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探索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自身的问题发现能力。

二、以创设情境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

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学习热情、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科知识的预期教学目标。在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知识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学科知识学习,导致学生无法完全的掌握和理解这部分学科知识,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强势态度,导致学生不敢向教师进行课堂学习提问。因此,在实际的学科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落实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中提出的相关课堂教学要求,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能够利用自身的学习情趣、学习疑问、学习热情,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讲解“数的比较”这部分数学知识时,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购买情境,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售卖水果的商家;然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购买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水果;最后,教师可以要请不同的学生来数一数购买水果的数量,并且,要求学生将自己数到的数量写在黑板上。利用这种形式逐步的引入本节知识内容的讲解,促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掌握这部分数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

三、以引导思考为基础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落实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而学生自身具备发现问题能力和提出问题能力之后,会提出各种新奇的学习问题,甚至,部分学习问题缺少科学合理性,这时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转变知识教学理念,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逐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并且,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问题给予适当的肯定,鼓励引导学生针对这部分学习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有利于学生解决这部分学习问题,从而在学习问题的思考、分析、解决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重细心且耐心的引导学生去解决学习问题,逐步通过这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思维学习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解“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应用习题来进行知识讲解,如“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了1000个零件,甲、乙两人共同加工了700个零件,乙、丙两人共同加工了500个零件,问甲、乙、丙各自加工了多少个零件?”针对这个应用例题,学生会产生学习疑问“只给出了零件的加工总数,要求每个人加工的零件数量,这样很难求出答案?”还有部分学生直接回到给老师,自己不会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首先,教师可以提示学生“题目中给出了三个人加工零件的总数1000个,并且,题目中也给出了甲、乙两人加工的零件数量700个,那剩下的是谁加工的零件?”学生就会回答道“是丙加工的,1000-700=300(个)”,同样的思路我们就可以知道甲加工了多少个零件“1000-500=500(个)”这时候,部分学生就会很快的算出乙加工了“700-500=200(个)”。此外,还有部分同学会按照教师的解题思路,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问题解决。

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主要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教授给学生学科知识,逐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自身的思维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问题意识。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数学知识加工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参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认识“超加工食品”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10
后期加工
品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国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