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点浅见

2019-01-12 23:30:58蒋爱玲
魅力中国 2019年4期
关键词:边塞陆游李白

蒋爱玲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马路口小学,湖南 衡阳 421002)

一、以史解诗

古诗词中许多忧国忧民的作品以及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作品都和历史息息相关,读懂了诗歌的历史背景也就读懂了诗词作品本身。比如唐朝边塞诗就是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入侵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例如:在教学王昌龄的《出塞》时,我以修建长城的历史事实进入课题,让学生感受边塞之战绵延了上千年,体会边塞战士所处环境的艰苦和时空的苍凉感。以《唐本纪》中:天宝年间,山东应征入伍者,归来者十之二三。用以解读“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未还”。将《史记 李广传》加以浓缩,用来解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内涵。又如在教学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题临安邸》时,在新课讲授前铺垫靖康之变的历史,让学生感受丧失国家主权的屈辱感。同时,用多媒体将北宋和南宋的版图打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南宋偏安一隅的史实,为下文对南宋统治者只顾享受,不理政事的荒唐痛心,责备作铺垫。同时,以诗解诗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以一首教一类,适合群文阅读。

二、以诗解诗

中国大量的古诗词是不同的朝代留下来的,有些表现同一主题的,如果学生积累丰厚,教师可以将孩子积累的古诗信手拈来用来注解新学的古诗。比如:以《十五从军记》中“十五从军记,八十始得归。”注解《出塞》中“万里长征人未还”中 的“人未还”。以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对飞将军李广的描写注解《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比如:教学林升的《题临安邸》时,以岳飞的《 满江红》作注解,学生未成曲调先有情,教陆游的 《示儿》时,以陆游的 《秋夜将晓 出篱门迎凉有感》作注解。仔细吟诵“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那种望眼欲穿的期盼祖国统一的就不仅仅是陆游一个人了,再来教学《示儿》时,对于家祭无忘告乃翁就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三、以人解诗

中国的古诗词常 有诗以言志,诗以传情之说。所谓言为心声,因此对作者生平,经历,性格的了解将有助于我们对其作品的理解。以李白为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好酒,游侠,浪漫主义。以诗作引起唐玄宗的注意,期盼在朝廷施展抱负,理想落空。深刻了解了这个人之后,我们对于李白不同时期的诗作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如: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出门大笑去。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结合李白当时的经历理解,去诵读这些诗句,就会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以画面解诗

古诗词中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大量的写景古诗词,也是一幅幅明丽的风景画。这类诗词的解读,配上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精美画面,让学生对照画面欣赏,配乐朗诵,大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美感。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会读书的孩子能够读懂字背后的意思。我觉得会读书的孩子能够读到字背后的画面。通过对古诗词中关键词的把握,想象画面,甚至根据古诗词去涂鸦一幅画,都不失为一种理解古诗的方法。

五、以音乐解诗

中国古诗词本身有音韵之美。古诗中的平仄,顿挫,抑扬及其有韵味。在古代,很多诗歌本身就是可以用唱的方式来表达。再加上古诗有一定的意境,在教学古诗时如果能导入相同意境的背景音乐,对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入境去品味古诗词的意蕴,将会妙不可言。比如,教学王昌龄的《出塞》时,导入背景音乐《英雄的黎明》,当音乐响起时,时光的悠长,历史的厚重,悲壮的基调随着大屏幕上边塞画面的变换直击学生的心灵,在音乐的召唤中,学生未解诗意先有诗情。情绪上的饱满带动学生的朗读与理解。教学《村居》《山居秋暝》等描写大自然及乡村美丽景色的诗词时,根据诗词描写的景物导入班得瑞《月光水岸》《安妮的仙境》等音乐,也可以使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变得事半功倍。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意蕴宽广,在具体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猜你喜欢
边塞陆游李白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扬子江(2021年4期)2021-08-09 16:26:35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纸上的李白(三)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38
纸上的李白(一)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44
梦回边塞
政工学刊(2016年12期)2016-12-13 06:10:26
除夜雪
倒下的那一刻
戏剧之家(2016年5期)2016-04-05 16:24:41
陆游诗中“花汞”一词考释
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
初夏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