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月
(江西省鄱阳县柘港初级中学,江西 上饶 333100)
目前,中小学应用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形式上,即利用电化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电化教育设计,使教育信息能够高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而多媒体教学又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了语文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给语文教育也带来了一场革命。
教师们都知道,学生若对某门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一种专心学习的"内驱力",就会进入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认真去研究、敏锐地捕捉,我们就会拥有多种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那么摆脱那种以知识灌输为能事或以支离破碎肢解教材为乐事的课堂教学状况,是指日可待的。如我们在学习法布尔的《绿色蝈蝈》一课时,课前先告知学生:让我们一同去寻找蝈蝈,看谁找到的那只最漂亮。于是孩子们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去研究。实际上,授课前我们就已经共同走近"文本",探究"文本"了。而在过去,这一过程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才得以实现。我确实花了不少时间去网上寻找蝈蝈,终于在辛苦得来的大量图片中筛选出一只浑身翠绿,有着鼓溜溜大眼睛的帅气蝈蝈,还有一只玲珑剔透,造型生动的"冰糖蝈蝈。当制成的课件一展示出来,就赢得了孩子们的一片喝彩声。他们戏称"大眼睛"的为"蝈蝈王"。一看就喜欢上了,自然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他们除了仔细观察蝈蝈的外貌外,还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它的生活习性、嗜好以及科学工作者们对它的评价等,小图片带来了大收获。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主动去学习。反之,缺乏兴趣,他们就不愿学习,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体位置,往往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对学习不能产生丝毫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它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能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语文课堂引入新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海燕》时,为了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师可在介绍背景的同时,播放视频课件:在苍茫的大海上,雷声轰响,闪电蜿蜒游动,勇敢的海燕高傲地飞翔,越飞越高。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无声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就能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之中,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进而积极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学知识得以强化,凸显教学的重点知识,化解教学的难点,进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应当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认知水平,实施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知识进行加工,能够以影像和声音的形式体现出来。一个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美,进而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凸显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凸显教学的重点知识,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重点的自然段和句子等,且可以添加下划线、改变字形和色彩等,学生都非常喜欢新鲜的事物,在学生观看大屏幕的过程中,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语言文字和鲜明表象间的联系,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刺激下,启发学生探究课文的主旨,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快乐,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教材更体现人性的关怀,注重人际的沟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语文课堂更需要老师的个性,让良好的气氛感染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是感性化、个性化的教学,而在课堂中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就会削弱教师的魅力。打个比方来说,语文教学应该是“中餐式”的,而被多媒体所取代的课堂变成了“西餐式”的。做中餐如果过多地依赖于程式化的、机械式的手段就不会是地道的中餐了。尽管使用同样的材料但不同的人做出来的中餐味道不同,而不像西餐的麦当劳,由于是使用同样的程序和机器做出的,使得世界各地的麦当劳都是同一个味道。培养学生不能使用程序化的、机械化的自动化生产的形式,而是要突出人性的个人魅力。尽管在新教材中体现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知识的思想,但并不意味着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多媒体的不恰当使用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很多课文,特别是经典散文,需要我们慢慢去咀嚼、品味,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语言文字的交流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不宜一味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化。
总之,计算机、多媒体用于教学,不是一种奢侈的摆设,更不是一种高科技手段的炫耀,而是一种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简便快捷的工具,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是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