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前列地尔结合缬沙坦治疗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疗效

2019-01-12 14:13:52张旭
人人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尿素氮肾炎蛋白尿

张旭

(山西省人民医院 山西太原 030012)

肾小球肾炎主要是发生在双侧肾脏肾小球的一种常见肾脏病,发病的具体原因不是特别的明确,和患者受到感染、遗传因素、免疫代谢等等都有所关系。患有该疾病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者病情恶化,可能产生尿毒症、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增加治疗的难度。临床中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使用药物治疗来延缓患者肾脏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中对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4月时间段内收治的8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分别采用前列地尔结合缬沙坦治疗和缬沙坦治疗的方式,探究其疗效,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从中选取82例予以观察研究,研究开始时间为2018年2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4月,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预见组和参照组。其中预见组患者41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为62岁,平均年龄为(45.01±10.40)岁,患者病程2个月~16个月,平均病程为(9.01±5.08)个月;参照组患者41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为(45.50±10.62)岁,患者病程3个月~17个月,平均病程为(10.01±5.10)个月。所有患者经过血常规、尿检以及肾刺穿活检等诊断,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水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确诊为肾小球肾炎[2]。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诊断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患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患者;②具有心脑血管等严重器官疾病患者;③哺乳期和妊娠患者;④合并感染性疾病患者;⑤其他因素导致的肾小球肾炎患者;⑥药物敏感性患者。本次研究均在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下展开,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进行治疗后,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患者的实际病情,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实施基础性的治疗,保证患者在饮食上保持少盐、低蛋白,同时让患者对肾小球肾炎有所了解,促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再者,给予两组患者抗感染等基础药物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服用缬沙坦胶囊:服用该药物时可以选择在进餐时或者空腹服用,服用时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段内用药,每天服用80mg或者160mg,每天服用药物一次,服用时注意遵循医嘱。

预见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结合缬沙坦治疗的方式,(凯时)前列地尔注射液:成人每日注射一次,使用1~2ml(前列地尔)和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ml进行静脉滴注。缬沙坦治疗方式和参照组一致。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肾功能情况。疗效判定:患者在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且尿检中尿蛋白呈现阴性即为显效;患者在治疗后肾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好转且尿检中尿蛋白减少40%左右即为有效;患者在治疗后肾功能没有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尿检中尿蛋白都没有变化甚至恶化即为无效。患者肾功能:血尿素氮、24小时蛋白尿、血清肌酐。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21.0统计软件,将数据完成分析处理,患者治疗有效率用%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P<0.05;患者血尿素氮、24小时蛋白尿、血清肌酐水平比较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

2 结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预见组患者41列,显效2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56%),参照组的41例治疗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36%),预见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血尿素氮、24小时蛋白尿、血清肌酐水平比较 预见组患者41例,血尿素氮(4.14±0.61)mmol/L、24小时蛋白尿(0.81±0.22)mg/L、血清肌酐水平(110.26±17.11)umol/L均优于参照组的血尿素氮(6.05±0.91)mmol/L、24小时蛋白尿(1.24±0.53)mg/L、血清肌酐水平(126.93±20.66)umol/L,P<0.05。

3 讨论

肾小球肾炎发病后治疗时间比较长,而且该疾病的病情比较隐匿,发病的几率比较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注意饮食习惯以及作息规律,经常在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尽早发现提前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加重病情,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患者患有肾小球肾炎后会出现蛋白尿、水肿、贫血等临床症状,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肾功能不全或者尿毒症,临床中治疗肾小球肾炎多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或者利尿剂等,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提供治疗。本次研究中预见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6%),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36%),预见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预见组患者血尿素氮、24小时蛋白尿、血清肌酐水平均优于参照组,P<0.05。主要在于缬沙坦的毒副作用比较小,是属于非肽类的血管紧张素Ⅱ(AT)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的抑制肾上腺球细胞释放醛固醇,患者在服用之后不需要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可以直接具有药理活性,口服后吸收比较快,对血管具有扩张的作用,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对治疗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疾病具有较高的疗效。而前列地尔是一种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的化学品,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1,对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具有作用,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肾脏血液流动,抑制活性氧的产生,从而有效的增加肾小球的供氧,促进肾小球的代谢,郭正勇等人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与本次研究相似。

综上,对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结合缬沙坦治疗,治疗有效率较高,改善患者血尿素氮、24小时蛋白尿、血清肌酐水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尿素氮肾炎蛋白尿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医学概论(2022年4期)2022-04-24 14:59:22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2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20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脲酶/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白浆土中转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