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皇寺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8)
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叛逆时期,在这个时候他们对于一些虽然看似很小的问题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波动,再加上刚从小学进入初中阶段,学习压力变大,日常学习生活都保持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学生不免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这时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便成了初中班主任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新课改的基本方针非常注重“学生的终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紧抓立体目标,推动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说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初中班主任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指的是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环境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的一种心态和体验,那么顾名思义积极心理品质则指的是学生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乐观态度和比较积极的、持久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积极的心理品质在结构上和动力上都具有一种向自我实现发展的特征。
时代不断进步,教学者也应当与时俱进面向未来,主动投身于新课程革新的政策中,在初中阶段本就拥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易因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一系列不健康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在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方面也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的进行解决而不是自暴自弃。对于老师来讲,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老师更好地管理班集体,学生们拥有了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然会比较少,哪怕遇到了问题也可以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一来老师的工作量就得到了减少且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的时候就更加顺利,也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对于学校来讲,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学生们在叛逆期时中学生打架斗殴的现象层出不穷,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和谐友好,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和建立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若想培养中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首先班主任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积极心理品质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班主任要以身作则的将自身心理健康学习不断加强,在教师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和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以此来总结归纳学生们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在此良好的基础上就可以更加容易采取相对比较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与辅导,来更好的保证学生们的积极心理品质更好形成。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所有教学工作的主体,都应该定位在学生身上。只有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到这个事情他们才会参与进来。在学校里可以通过讲座研讨或者是小组学习的形式给同学们宣传和传递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知识,将这些理论和知识融入到学校中去,再由班主任老师对班级同学进行正确的引领,把这些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班集体中去,真正的发挥班级带头作用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
作为班主任,要致力于为本班的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提供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进行一些心理体验以及参加一些心理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认识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而挖掘自己的内心潜能,达到提高自己能力的目的。据调查显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较为有效的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种:赞许、奖励两种有效方式。这些小的方法听起来似乎是不太起眼,通过一系列事件证明,该方法可以使得孩子自尊心就像被保护一般明显增强,可以使学生感到自豪以至于内心充满无比的满足感,在不经意之间其就会自觉地坚持正确的想法和行为。运用这些方法的优点显而易见,首先可以使学生们在一件件小事中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逐渐发现和肯定的优点和长处,并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其他同学。
除以上几点之外还可以将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渗透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上为学生传达积极的心理健康知识,带动学生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中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那么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就会变得更加的简单和高效。教学时若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并且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实际能力,帮助他们分析实际生活出现的心理小问题与不解现象,营造出活泼有趣的心理知识教学氛围,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初中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培养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了解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进而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相信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为未来的成长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