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琦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东山坝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2800)
引言:数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是每个学生从上学就要学习的。它的重要性在于:它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会计算,还要掌握数字结构、变化、空间等这些需要逻辑性强、思维结构清晰的知识点。而生活化教学恰恰能克服这种“棘手”的学科。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里去。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无论学习什么,兴趣都是最好的驱动力。而兴趣则是源于熟悉的事物,所以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现象是能够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钟表读数”的教学时,老师应该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观察家里的钟表是什么样子的、钟表上面都有什么等等一系列关于钟表知识的小问题。上课时,教师应准备不同形状的钟表,比如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先让学生回答之前布置的内容,然后问学生“同学们,老师拿的这些钟表和你们家的一样吗?”。这个时候问这样的问题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回答也肯定不一,不免会产生争论。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教师应再抛出一个问题“那这些钟表表示时间会一样吗,是圆的快还是方的快”。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无论什么形状的钟表,每走一小格都表示相同的时间,都是一秒钟”,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到了知识【1】。
很多人都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一个人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有动力去探寻,去挖掘这件事的真谛。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它也是这样的。然而兴趣大部分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有热爱,才会投入。因此,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主要作用。
俗话说“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数学又何尝不是一种学习的艺术呢。将身边熟悉的例子带到课堂上,减少学生对课堂的抵触,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教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譬如,在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吗?你们看看教室里那些物体是有长方形、正方形。”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看那一组学生找到的物体多,并奖励该组同学,从而激励其他学生。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正方形,再画一个宽等于刚才的正方形,长比该正方形稍长的正方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看哪个是正方形、那个是长方形。怎么分辨的?”这样教师就能向学生引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异同点”这个知识点,既不显得刻板,又易于学生接受。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个人的学历背景,还要看其教育方法,而这教育方法正是从课堂的教学氛围体现的。能够“上得了课堂,举得了生活例子”的老师才能更好地创造出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适当地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激励帮助学生肯定自我,发现自我,以此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使师生关系不是处于紧张状态,才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
数学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但是它不能局限于应付考试,还应当将其运用到生活里。司马光曾说过“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意思就是,学习的人是要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而不是只学习理论知识。所以说,能够将理论知识实践到生活中才是学习的最理想的结果。
例如,在教学“分数”知识点的时,教师把基本知识讲授完之后,准备一瓶矿泉水和几个小杯子,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在家有没有给客人倒过水,倒水的时候又是怎样分的呢?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瓶矿泉水,谁能帮老师把水倒进杯子里,但是要保证每杯水一样多,而且瓶子里不能剩下水。”学生分完之后,教师还需接着问该学生“一杯水是一瓶水的几分之几呢?假如我再给你一个水杯,那又该是几分之几?”这反复地与实际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总之,老师应该把讲完的知识带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得到实在性的熟悉知识点,巩固知识。“学以致用”才能把空洞的知识具象化,才是让学生准确地掌握。
总结:简而言之,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平易近人“的教学方式,易于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除此之外,生活化教学还能促进师生之间和谐融洽地相处。虽然数学确实是门很难学懂的学科,但是教师采用像这种将生活与教学互融的教学手段,再加上学生积极的配合,一定会克服学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