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轩
(南昌市洪都小学,江西 南昌 330024)
多媒体辅助在日常授课中应用并普及,优化了学习手段,丰富了教学的密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乐趣,促进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大大丰富了日常授课的效率。在小学,数学课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的丰富的动画与知识相结合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难点,重点。本文针对如何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并在小学的数学教学里发挥出它的强大优势做出阐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去设计出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活动来进行数学教学,比如通过讲故事、玩游戏、演示、表演等,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中理解问题学习数学知识。然而,仅仅凭借着传统的手段教学来做到这些确实很难,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其在教育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发展[1]。
在小学数学学中做到生动想象的教育教学,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时经常思索的问题。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可以较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将数学知识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学生们喜欢的视频内容,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形象的动画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形成图像记忆,从而使感性认识变化为理性认识,进而挖掘出事物运动与数字模型之间本质的联系,多媒体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了学生们对数学的认知。
多媒体通过视频,音频,文本,图片等交互式方式,可让教学过中程图文并茂、生动像形,知识面更宽广。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让教师避免了大量通过板书书写的繁重工作,节约了教学时间,让师生们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进行交流沟通,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加快学习进度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缓解因为学生基础差,学习的时间紧,进度缓慢的问题。于此同时,多媒体包含的素材丰富,学生们在课堂的学习中,不仅能够学到教材中固有的内容,还能接触到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宽知识面[3]。
多媒体可以很好地展现出直观的情景模拟,把教材中抽象知识转变成直观的视频、图片进行显示,这样一来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在直观情境模拟中,小学学生更可以有效理的解教材内的知识,并尝试运用,通过这些知识实际解决问题,让他们的探究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4]。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些生活中常见三角形物体,比如电线杆支架、三角形的告示牌,通过直观展示图片,使学生在直观上了解认识三角形的形状,学习三角形的稳固的属性,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且掌握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显然,多媒体的应用更能让小学生理解教材,强化了小学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阶段里,数学教学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也不只是简单的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相应的应用题,数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有广阔的知识和概念体系,在生活领域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物理和化学的基础,更是许多高深学问的入门基础。我们要在教学中通过对小学生灌输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概念体系,逐渐的培养其数学解题思维和思考方式,为以后的成长和学业生涯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在数学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难点,学生不是能够很好理解,或者说学生对相关的概念理解和知识内容掌握不到位。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中中融入新型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片、以及相关的网上有关于数学内容的不同讲解,通过现有的多媒体设备的全面的向同学们进行展示,同时加上课堂老师的讲解,更有助于学生们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5]。
比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去设计动画效果:两位同学平分四个苹果,他们每人分到两个苹果,即四个的一半,就是二分之一。之后进行教材的展示: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平分四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多少。指出问题后,让学生积极的分析与思考,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每一个小朋友可以分到了四分之一个苹果,逐渐认识从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过程,从而对分数产生初步的认知。由此可见,在多媒体的动态模拟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有趣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调动起他们探究意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多媒体可以创设的直观生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模拟,使得学生可以直观的接受教材内的抽象知识,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他们的数学思维可以在探究中不断获得发展。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到计算机只是众多方案中之一的辅助教具,切不可以喧宾夺主过于将教学依赖于多媒体。课程教学中是否应用多媒体,可以取决于于教学的需求,应该以为教学服务为起点,从而达到最优教学的效果,让课堂授课在多媒体的辅助教育下高效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