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梅张延福陈 冉
中学地理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不仅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而且会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迹,并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效率,全球化趋势让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学地理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课程,需要重新审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需要直面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挑战。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新时期。从世界范围看,伴随着多元化世界格局的形成,国家、地区间的纠纷也在增加;同时,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从我国发展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1],国家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新发展需要地理课程变革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国际、国内新形势下的地理特征。
“新时代”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是对过去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不断巩固。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并进入新常态,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视野也更加开阔,这就要求调整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总任务、总目标,要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和“美好生活”作为党的新时代的理想与目标[2]。
地理课程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应反映时代发展,并为国家建设服务,中学地理课程应更多地与新时代发展相结合。在课程理念上应注重立德树人,强化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在课程内容上应将重要的建设任务写入教材,作为教学情境,引领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如学习乡村振兴战略,感受乡村发展的巨大潜力;领悟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坚持区域间的均衡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开拓国际视野,培养综合思维。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中学地理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地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素养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是地理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根本目的。
全球化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之一。全球化是一个在经济全球化的引领带动下,依靠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为区域载体,各国和各地区的政治、文化、军事、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多元化概念[3]。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和地区拥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便是最好的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为推动包容性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模式的国家倡议[4]。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国与沿线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面的联系日渐深入,拓宽了沟通交流的渠道,合作的成效日益明显。中学地理课程必须增加“一带一路”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既能够了解沿线国家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文化特色,也能够利用综合思维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感受中国在“一带一路”之下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带动作用,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使命感。
中学地理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需要引领学生了解全球化发展趋势。一方面,可以依托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联系的案例开展专题学习,引导学生用地理的视角解读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态势,更好地理解我国发展的空间格局与区位条件,同时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与综合思维素养,如将“大众汽车生产与销售的发展变化”作为案例,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与我国产业政策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参与地理教育界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加强国际协作,促进《国际地理教育宪章》的落实,如中国选手参加2018年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取得了“三金一银”的好成绩,就是走上地理教育国际舞台的最好例证。
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引领下创造了众多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其中环境问题就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自然环境,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其结果必然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如土地荒漠化的面积不断增加,雾霾天气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植被大规模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又会带来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不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阻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1]。”
中学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必须渗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要将推行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等内容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将典型的环境问题作为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引领学生在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危机感与使命感,从而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观。
地理学是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过去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研究范式从过去对地理学的知识描述,到格局与过程耦合、发展,到对复杂人地系统的模拟;研究方法从以记述性为主的定性描述发展到综合性、定量化表达;研究主题从“多元”走向“系统”,以地球表层系统为重点,分析和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5];研究范围与视角从区域小尺度扩大到全球尺度,地理科学也更加精准化、体系化、实用化。伴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中学地理课程迎来了许多的新机遇。
郑度院士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指导原则,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协调以及人类世代间的责任感[6]。”面对由于人口压力、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引起的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环境恶化等问题,我国提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地理科学研究的主要理念。地理科学的深入研究又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基础知识与路径指导,或者说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凭借地理科学而不断扩充并付诸实践。
可持续发展理念理应成为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中学地理课程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不仅要在内容设置上安排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的专题,还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学习线索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中。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设计人地系统实验;面对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结合地理实践活动尝试付诸实践,让可持续发展理念真正转化为行动力。实际上,这一基本理念与上文所述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培养具有一致性。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样的庞大系统,具有一定的时空性,而系统内的诸要素也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因而,地理学习需要从不同时空尺度研究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学者指出:“尺度思想是地理学中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涉及尺度划分、尺度关联、尺度选择、尺度效应等方面[7]。”尺度思想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过程中,是21世纪地理学的研究热点,如,自然地理学工作者可以徒步于山川之中,发现特定空间范围内地貌河流的奇妙结构;可以追溯到数万亿年前,探寻沉积化石演化的地质历史;可以放眼全球,洞察全球气候的变幻无常及其规律;可以结合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探索大陆漂移假说的可能证据。可以说,地理学的研究只有通过时间尺度、空间尺度、时空尺度的分析,才能真正揭示地理事象的奥秘、理解地理科学的魅力。
尽管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并未涉及地理尺度概念,但他是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两大地理核心素养的基石,包括地理实践力的训练也必定基于特定的空间而开展。因此,地理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尺度思想的指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不同的地理尺度为学生展示地理事物的分布或发生、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会选择、运用和关联地理尺度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必修2要求之一“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为例,首先就涉及地理尺度选择的问题,如果选择“长江经济带”案例意味着研究的空间范围较广,属于中等尺度,如果选择“雄安新区”案例则意味着尺度较小,两者的地理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区域特征分析所涉及的专题地图完全不一样;但是,在尺度思想指导下,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研究视角会有相通之处,如这两大发展战略的区域特征都与其特定的空间格局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在信息时代,以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遥感和数字地球技术为主体的地理信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已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方式。当前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继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后的第三大分支学科——地理信息科学,它将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分析、预测,成为地理科学研究中的新技术手段,并使古老的地理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但是,当前地理课程内容中涉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还非常有限,因此,加大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培养,已成为地理课程改革面临的紧迫任务。地理教师必须思考,新技术对学生的地理知识获取、空间认知、思维训练、情感教育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8]。从课程内容看,丰富的遥感影像、电子地图、三维地理景观可以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感知与空间规律的探寻。从学习方式看,学生如果学会使用基于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的地理实验探究设备获取并分享网络数据,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加以处理,生成自己所需要的新的地理信息图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复杂的人地系统。如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可借助Meteo Earth气象预报软件,通过各种视觉冲击力极强的高分辨率图片和动画演示,实时获取不同空间尺度的天气变化信息。可以预见,地理信息技术必将大大促进地理课程的发展,成为专业化的地理教学手段。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育发展不均衡、重智育轻德育等问题日益突出。在当前,我国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之际,地理教育也必须直面回答习总书记提出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为此,中学地理课程发展必须厘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地理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体系。
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养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学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从地理教育的角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人才兴国战略做出应有贡献。首先,中学地理课程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地理教育的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学生成为有地理素养同时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的未来公民。其次,面对瞬息万变、联系愈加紧密的世界,地理课程要立足中国国情,放眼全球发展趋势,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具有正确地理观念的高素质劳动者。
颁布《高中地理新课标》是深化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凝练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持久影响。
《高中地理新课标》规定,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是基本思想和方法,而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使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关键是必须树立教师地理核心素养教育意识。地理教师是地理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培养者,教师首先必须深刻理解核心素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并用它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其次,教师要向学生阐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仅仅注意地理知识点的掌握,还要观察自己核心素养的养成状况。此外,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还要注意各学科的融合。各个学科绝不是割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核心素养也不是毫不相关的,因此,可以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融会贯通其他学科的优点。最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确定核心素养培养的水平层次。
传统地理课堂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的讲解内容进行思考,因此学生的主动性与个性化得不到释放,抑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探索永远在路上,多种多样的教学新方法促进着地理课程的发展,其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是能够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方法,已被列为《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教学建议。问题驱动式教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将地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多样的实际情境,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讨论、交流,从而形成自己的假设、结论或解决方案。
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探索讨论—解决问题—师生互评”。其中,提出问题是实施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关键所在,它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科和学生出发,精心设计使教学内容呈现结构化与关联性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围绕教学目标,既要贴近学生生活,是学生有兴趣、可以理解的,又要蕴含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是值得探究的。在教学过程中,则要用预设的问题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的逻辑线索,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将预设的问题作为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借助情境资料进行探索讨论,通过类比、联想、观察、推理、判断、归纳等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酝酿、探索问题解决的策略。
自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策略,可以说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使网络学习空间真正成为广大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201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整体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全面实现‘一人一空间’”。这意味着,构建“互联网+教育”新生态将是地理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装备的发展和应用也将成为地理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以网络学习平台为依托的教学变革将是当前地理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需要学会利用平台突破课堂时空界限,实施项目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模式,需要学会利用平台进行学习评价和问题诊断,开展个性化教学与指导。当然,传统的物理空间中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有网络空间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度思维,更有利于学生健全心理、协作品质的形成,因此,融合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优势的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学校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9]。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流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前,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单与情境资料,指导学生借助学习平台进行先行探索;课中,教师针对先行学习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并通过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活动进行及时指导与纠正;课后,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发布拓展性探究任务及课后练习作业,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形成性测评与个性化反馈。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中学地理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均面临着改革的艰巨任务,这是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