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探索

2019-01-12 01:54张海燕张银银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思政

张海燕,张银银

(1.信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丽水学院 商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程教学中必须推行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即通识课)等相互补充,将价值引领、认知与行为、知识与技能传授、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教育环节有机结合起来。课程思政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全部课程,旨在实施全课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反思教育意识形态属性与挖掘课程德育功能的一种理念和实践探索[1]。从思政课程到进一步强调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单一环节德育向全员、全过程、系统化育人转变;从单一路径向多元渠道融入转变;从单一知识体系传授到复杂德育体系构建;从灌输说教到潜移默化思政教育转变。《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思政必须落脚到具体的课程研究,才能实现以点到面的贯彻落实,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管理学原理》教学全过程[2]

专业课程教学同样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要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学团队不仅讲授专业知识,而且以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在现代管理学中的应用、中国企业家带领企业走出去所体现的企业家精神、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企业的蜕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涉及“管理主体”“战略与环境”“管理创新”“组织文化”“领导”等章节内容,可以将企业战略环境、管理创新、管理者的概念、类型、素质、角色、技能、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全球化管理者、组织文化培育、领导艺术等相关知识、中国博大精深的管理思想、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与立场、中国人的优秀素养和民族气节、中国企业家在迈向全球化管理者的坚毅和智慧等相关知识充分融合。例如,在企业战略环境讲授中,以中美贸易争端这一热门话题为背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被推向风口浪尖的中国企业华为的战略管理。案例背景为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以“科技网络安全”为由,禁止美国公司购买“外国敌人”生产的电信设备、技术,将华为及其70个分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在应对美国对华为产品的制裁中,华为一直采取科技创新战略,从10年前就开始战略布局5G技术标准,不断在全球设立研发中心,聘请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为己所用,形成强大的科技人才储备。在讲解案例时,还可以叙述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的传奇人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不断反思自身不足和差距,深化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加快创新《管理学原理》课程内容

2.1 将传授基础知识与学科前沿热点结合

《管理学原理》主要介绍的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重点讲解在复杂的经济、社会、政治、技术环境下,如何制定战略、科学决策、编制计划、组织设计、人员配备、构建组织文化、有效领导、沟通、激励、创新与控制的管理过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对管理学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为具体管理对象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讲解相关知识时,建议融入学科前沿性问题,如在讲解战略环境分析时,介绍“互联网+”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等背景下,我国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增强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趋势的深入理解。在讲解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时,介绍制度与道德风险、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问题,鼓励学生们做守法、正直、有担当、有能力的人,让他们了解到,企业对环境、员工、顾客等多层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同时每个社会人也要做保护环境、懂得感恩、造福人类的有用的人。在介绍分享管理创新知识时,融入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等前沿案例进行分析,如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创新、Facebook的技术及市场创新、IBM的服务创新等,总结创新者具有的品质和素养,鼓励学生做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的勇敢者。

2.2 将管理精髓讲授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

《管理学原理》的内容知识具有很深厚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应该充分利用基本原理的外延与内涵进行拓展,让学生反思与悟出人生管理的真谛。国家与企业在面临日新月异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环境时不进则退,因此在审时度势的同时必须制定发展战略。同样,每个人要发展也必须制定人生规划。战略环境章节的精髓是在准确分析环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青年人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要将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讲解计划与计划工作章节时,以企业的月度、季度、年度计划,国家的五年规划等为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做学期计划、月度计划和每周计划,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将小目标变成每天每时每刻的行动,懂得科学有效的管理时间和目标。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讲解时,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3]。”激励学生年轻的时候抓紧时间读书,开拓视野,打下坚实的基础,走出校门更要在岗位和生活中学习,在读书中感悟人生、找到快乐。在学习管理创新内容时,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寄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4],鼓励他们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与探究,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在学习控制章节时,嵌入人生风险控制知识,充分做好事前控制,防范风险和错误,在目标执行过程中,定期检查与纠偏,事后总结经验与不足,为实现更高的目标奠定基础。《管理学原理》课程在基础知识讲解过程中,“摇身一变”成为人生管理课,学生也乐于接受,乐于践行。

2.3 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管理学知识框架,再通过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深化对管理学相关知识的理解,让第二课堂成为管理学课程学习的内容载体和实践载体,在内容和实践载体中有效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大学生第二课堂中有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社团管理涉及到许多管理学相关知识,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社团管理,学会在社团运作中制定计划、组织设计、形成社团文化、锻炼领导能力、学会领导艺术。在课程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爱心协会”“环保协会”等协会运作,将管理学知识学习融入到正能量的精神传播与传递中。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创新实践。在暑期社会实践中以管理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设计各类主题,教会学生学习观察社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对部分章节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证书。

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思政理念

课程思政要润物细无声,对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要求较高,更需要运用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首先,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故事来诠释管理学的精髓,精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生动励志的案例,激发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在课程教学中选取华为、海尔、格力、蒙牛、联想、阿里巴巴等民族品牌案例进行分析,同时选取谷歌、Facebook、IBM等国外案例比较分析。其次,采用讨论教学法。在精选案例之后,将案例课前发给学生们阅读,课堂中在规定时间内分组或自由表达思想,教师引导学生思辨,在争辩中矫正学生思想偏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第三,运用翻转课堂。在课程的中后期,学生对本课程已形成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有目的地选择部分主题,以任务驱动型翻转课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协作完成任务。如在讲授组织文化章节,要求学生自学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收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以点带面展示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筛选一个民族企业,研究其组织文化核心内容及形成路径,再以个人或小组形式汇报,教师全过程指导并点评。这种方法是案例教学的有效补充,案例教学是教师有目的地选择符合课程思政目的的案例,任务驱动型的翻转课堂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思考、去总结,两种方法相向而行达到共同的目的。第四,采用专题参观与讲座法。每学期课程中邀请1-2位本地知名企业家或管理者给学生做“现身说法”,并在课余时间到企业参观或定岗实践,帮助学生扩宽视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猜你喜欢
管理学案例思政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