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妙用

2019-01-12 00:54:15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对折长方形创设

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 黄 伟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有一段话说得好:“只有宗教般的信仰和初恋般的热情,才有可能成就辉煌的事业。”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有所启迪,务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尤其要合理创设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笔者借此平台,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浅谈一些体会,期盼同仁们予以斧正。

一、借助趣味导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新课导入犹如一幕话剧的开场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由于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有些学生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创设趣味化情景,以利诱发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譬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有理数乘方”一课时,就创设了趣味化导入情境:先要求学生以同桌为学习小组开展小实验,其中一个学生动手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并重复操作这个实验,直至不能再对折为止,另外一个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书面记录下来,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每次折叠后又展开所得的若干长方形的基础上,让他们围绕“白纸的折叠次数与展开后长方形数量之间有何关系?”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同时,我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如下观察结果:当首次对折后得到2 个长方形,第二次对折后得到4个长方形,第三次对折后得到8 个长方形,第四次对折后得到16 个长方形……许多学生很快发现了一个规律:每一次对折白纸,所得的长方形数量是上一次结果的2 倍,以此类推,若轮到第10 次对折后可产生1024 个长方形,即10 个2 相乘,而这一问题直接计算就比较烦琐,因此,只有合理应用有理数乘方才能解决问题,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乘方和幂的定义。

二、构建设疑氛围,锤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把自身“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荡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涟漪。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但不是新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自主获取新知识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只有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创设悬念性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在思考、分析、探究中感悟探索科学的无穷乐趣,并在潜移默化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譬如:我在执教《勾股定理》一课时,先在黑板上板书了四组数据:(1)3,4,5;(2)5,12,13;(3)7,24,25;(4)9,40,41。让学生仔细分析后发现其中的规律,大部分学生很快看出了每一组数据都是由一个偶数和两个奇数组成的,但其中的奥秘难以把握。经过小组进一步讨论,他们初步得出了如下结论:两个较小数的平方之和就等于最大数的平方,从而初步形成了勾股定理的雏形:若大于1 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则此奇数与其他两个连续自然数构建成一组勾股数。功夫不负有心人,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既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要在课堂上确保学生正确的探究思路,逐步提升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实胜于雄辩:数学课堂教学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体操,又是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问题既是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先导,又是打开创造思维闸门的钥匙。

三、巧设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不管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成年人的工作与生活,都处于一个竞争性环境之中。教师必须树立竞争性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合理创设竞争情境,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逐步树立竞争意识。一般而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要夯实数学基本功,又要勇于与同桌、对手竞争。譬如,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分组学习的模式创设小组间比赛的情境,让每一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竞争:先比解题的命中率,后比解题速度和技巧,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体现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良好格局。

四、创设复习情境,以达画龙点睛之效

数学的逻辑性比较突出,各章节虽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前后相关知识拥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目前使用的部编版初中数学教材基本上是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编著而成的。因此,学生每学习一个新知识点,都要紧密联系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假如学生未温习、巩固全等三角形,那就不能让他们直接学习相似三角形;假如学生没有掌握和复习学习一元一次方程,那就不能顺利地过渡二元一次方程。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已经掌握相应知识的基础上感悟。譬如,我在执教“立方根”一节时,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上学过的“平方根”知识,具体从平方根的符号、定义和开平方运算等方面引出立方根的符号、定义和开立方运算,并让学生横向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让他们轻松地理解了涉及立方根的新知识。类似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既可以加强前后知识的衔接,又有效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又是全方位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尝试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该认真总结过去教学实践中的成果经验,虚心吸取失败的教训,想学生所需,给学生所求,解学生所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汪洋大海里驾驭一叶扁舟乘风破浪地前进。在本文结尾之处,让我们一起感悟世界围棋顶级高手曹薰铉的至理名言:“只会讲授的人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那些能为弟子善于创设学习环境的人才算是一个好老师。”

猜你喜欢
对折长方形创设
我爱长方形
对折十次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长方形的困惑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