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实验学校 袁淑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引领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法,而数学由于其知识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规律运算等也比较复杂,有些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还无法全部顾及,因此学生学习数学感觉越学越难,最后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放弃了数学学习,让数学成为自己的短板,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强调教师应当展开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发自内心地探索求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刀切”,不能只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调整教学进度,尤其要特别注重个别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帮助学生逐渐提高成绩。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对广大的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课堂上以教师的单方面讲授为主,学生以听来汲取知识,很少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这样学生很难真正掌握知识,仅仅浮于问题表面,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素质教育强调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加强课堂互动,比如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等,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这一部分内容时,这是主观性较强的内容,仅凭教师的讲授,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并且掌握的,教师要尽量多让学生亲身体会,才能逐渐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内容,真正学会辨别方向。我在教学时,为了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在课堂上会采用很多互动的形式,比如师生互动,我先提问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教室的窗户在哪个方向?黑板在哪个方向?……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回忆,再采用一条龙游戏的方式,让每个学生依次站起来回答我提出的随机问题,例如:操场在教学楼的哪个方向?教师在同学们的哪个方向?……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能够不由自主地将精力集中到课堂之中,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也可以采取同学互动、小组内进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提问,例如:小红同学在小明同学的哪个方向?小芳要去到小立等位置需要依次向哪些方向走?……通过加强课堂互动形式,使学生融入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变得丰富多样。如今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和大范围普及,比如多媒体技术、微课视频等等,对于教师教学来说都是强有力的助手,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也能够以新颖形式吸引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传统的黑板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度理解。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小学阶段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还不完善,有些变换过程无法想象出来,这时我就会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一)》,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时,有些学生经常找不到对称轴在哪里,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轴对称图形的形成过程,我会用多媒体播放动画来演示轴对称图形是怎样形成的,这样在学生脑海中就留下了关于轴对称图形的一系列动态过程,也更容易理解其本质。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平移》时,我也会借助多媒体来授课,用鼠标拖动图形实现平移,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一)》时,让学生点击旋转按钮实现旋转,这样能够实现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由对新设备产生好奇心从而认真听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实现了高效教学。
数学与语文学科不同,语文学习的内容是汉语,是语言表达与写作等等,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起来就会相对省力一些,而数学的学习内容,如复杂运算和方程等常常会让学生有疏离感,因此学生兴趣不高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用日常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运算,这样会使学生有代入感,而不只是单纯的计算,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被提高起来,知识掌握也更容易。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会将小数除法运算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日常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主动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小红去文具店买文具,铅笔1.5 元一枝,而小红只有十元钱,问最多能买多少枝铅笔,小红还剩下多少钱呢?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分析问题情境来列算式解决问题,既能够练习除法运算,又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列竖式运算得出结果:最多能买到6 枝铅笔,还剩一元钱,我再给学生增加题目难度:假如小红还需要买五块橡皮,橡皮0.5 元一块,那她最多能买到多少枝铅笔呢?通过一步一步增加题目难度,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投入问题情境中,应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并且灵活运用到生活中。
素质教育强调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生命个体,都有其发展的差异性,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同也是正常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掌握不好的同学更要给予特别关注,了解情况后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重拾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北大版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由单纯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转换为加减混合运算,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每个人运算错误的原因都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是由于不细心导致看错了数,有些学生则是列竖式计算时基础运算不牢,出现了个位数加减法的失误,还有的是在计算时忘记向前一位进一,总之,学生的错误原因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时也不能同等对待。在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训练后,我会让学生自己总结反思,找到自己最经常犯错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我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基础运算不牢的学生就加强基础练习;忘记进位的学生,我就会规范运算步骤,让学生按步骤书写,随时提醒自己;马虎粗心的学生就在考试前反复强调,努力让学生认真审题。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学生才能提起学习兴趣,积极学习。
总而言之,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当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出发,主动探索求知的过程,只有学生亲身体会,才能理解学习的乐趣与本质,才能说真正学会了知识。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到引路人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