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九莺
21 世纪是个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世纪,今天的幼儿也就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要怎样才能在这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我觉得除了让幼儿具有强健的体魄、发达的智力外,培养其优秀的品质意志更加重要。我们认为,引导幼儿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正确认识,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所说的困难是指个体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受到各种阻碍,致使其目标不能得以实现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情绪体验。人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需要克服困难的内容与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培养克服困难的能力是一个长期过程,也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对于幼儿来说,需要克服的困难就是他们要完成自己身边那些怕做、不会做但通过一定努力可以完成的事情。本文从“培养幼儿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入手,探究如何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
通过平时的认真观察和对家长问卷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幼儿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即:生活方面、学习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因此我们设计活动时,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儿童精神分析学家B·贝特尔海姆说过:“我以为现代教育中最糟糕的是使人相信困难是容易避开的。这完全是对现实的错误想象。”当今世界,面临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的困扰,人们生活在重重危机困境中。这些困境不可避免地要在幼儿生活中表现出来,而且是幼儿成长、走入社会所需要直接面对的。然而,我们成人却总是排斥这些真实存在的困境,构筑层层堡垒,隔绝幼儿同周围真实环境的接触。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教育,使幼儿认识到困难不可避免,人人都会遇到。
在这个阶段,我们给幼儿欣赏了许多他们喜闻乐见的童话和故事,如《绿野仙踪》《玛雅历险记》《野天鹅》等,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幼儿进行了专题谈话活动“军军的困难”,让幼儿列举出自己最怕做的事情,找出自己的困难(如怕吃青菜、怕吃肉、怕练琴、怕折纸、怕早起、怕做事、怕陌生人等),知道困难有大有小,小的困难经过努力可以很快克服,大的困难要在自己的努力下慢慢才能克服。让幼儿充分认识到困难无所不在,人人都会遇到。在遇到困难时,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其结果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怕困难,并能勇敢地克服它,就会取得进步,获得成功,以后这个困难就会消失;如果害怕困难,逃避退缩,就无法再前进,做不成事情。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幼儿知道了自己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知道对待困难不能害怕,要勇敢地去面对,因此对困难有了直观、现实的理解。我们还将幼儿列举的困难一一记录下来,鼓励每个幼儿在短期内克服一个小困难,并对照幼儿自己提出的困难,定期在班上进行讲评,对进步明显的幼儿进行表扬和奖励,调动幼儿克服困难的积极性。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设计了“摆天平”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提供难度不等的三个天平底和三根长度不同的铁条,请幼儿来摆放。在摆放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语是“这里有三个支架和三根铁条,你能将铁条放上去而不掉下来吗?”幼儿的态度有三种表现:(1)开始就认为不可能放上去,因为支架的顶太尖。(2)开始认为能放上去,放了几次都不成功,于是认为放不上去,想放弃。(3)坚信能放上去,并且通过多次尝试后获得成功。很多幼儿在活动开始或中途,都有放弃的念头,经鼓励后又坚持做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成功后的幼儿非常开心,我们便借此机会,及时让幼儿谈谈自己是怎样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几乎每个幼儿都认为是经过不断的试验和努力才获得成功的。活动后我们又进行了总结性谈话,让幼儿树立起“只要再试一次,就能成功”的信念。
此外,我们还结合主题教育,在一日活动中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有益的活动,如在“大带小” 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尽快记住自己新认的弟弟妹妹的名字,了解他们的爱好,并能想办法让弟弟妹妹不离开自己。活动后,请那些做得好的幼儿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向大家做介绍,提供给大家学习、借鉴,提高自己安排活动的能力,为获得成功的交往打下基础。在游戏活动中,我们安排了“钉纽扣”“给娃娃穿衣服”等活动,让幼儿做一些感到困难的事情,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在交往中,我们尽量启发和鼓励幼儿,自己解决与同伴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并制定了“传话”和“借还物品”两个系列活动。“传话”是将老师的口信捎给指定的人;“借还物品”是将物品从指定的人手中借出,或将物品还到指定人手中。开始时,有不少幼儿对这两个活动表现出没有信心,不愿参与;还有的幼儿找出种种理由来逃避此活动。为了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我们对幼儿在执行任务时的态度及效果,及时进行记录,对于一些怕与人交往的幼儿,先委派同伴陪同前往,等他掌握了一些经验后,能力较强的幼儿则掌握了更多的交往技巧和策略,大大提高了执行任务的成功率。
这些活动的实施,让幼儿真正意识到“我能行”,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使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培养起克服困难的信心。
困难虽然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能找到恰当的方法,就有了一条解决困难的捷径。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幼儿逐步认识到在困难面前要积极动脑筋,才能使活动取得成功。为此,我们设计了创造性游戏“搬运物品”,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将报纸运到指定地点,并以方法多、速度快为取胜条件。为了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幼儿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办法,如:有的幼儿把报纸夹在腋下跑到对面,有的把报纸塞在裤腰、衣领、衣袖、鞋带里运过去等。情景讲述“迷路了怎么办”“独自在家”等活动,让幼儿体验困难情景,交换彼此的经验,想出各种方法。促进幼儿在遇到困难后积极主动地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坐等别人的帮助。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们感到,幼儿的自主性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能力提高了。过去班上许多幼儿无论大事小事都爱向老师告状,或什么事都要老师帮忙的现象大为减少。现在幼儿已经开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困难,只有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才会寻求老师的帮助。
由于幼儿年龄小,经验不足,身体柔弱,致使很多时候他们克服困难要依靠集体和成人的帮助,在大家团结协作和个体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才能取得成功和进步。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要使幼儿理解并做到团结协作是非常不易的。为此,我们也设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让幼儿逐步理解并能努力这样去做。
我们通过让幼儿欣赏故事《十个手指抓黄豆》《一把筷子》,使他们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还通过“运水”“齐心协力过小桥”等活动,让幼儿体会到与同伴团结协作,获得成功的事实,使幼儿加深对这个道理的认识。此外,我们利用“野营”活动,让幼儿在离开家庭、离开熟悉的环境和舒适生活的条件下,去体会团结互助对克服困难的重要性。经过这一系列活动的锻炼,不仅使幼儿之间团结互助的行为加强了,同伴间情感更深了,而且在协作中体会到战胜困难的愉快。幼儿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常常会在同伴中去寻求解决方法,如幼儿会相互帮忙扣纽扣、拉裤脚、两人合作整理午睡用具等;遇到同伴出鼻血或摔伤时,幼儿会主动帮助老师做应急处理,有的扶同伴坐下,有的拿冷毛巾为其冷敷,有的帮忙擦血等;当有的幼儿忘记带学习用品时,其他幼儿会主动拿出自己的借给同伴用。同伴之间这些有爱的行为,不但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也增强了每个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在实验后我们又进行了调查,对比结果如下:
在对待困难的态度方面,实验班态度积极的由52%提高到78%(提高了26%),能力从34%提高到59%(提高了25%);对照班态度积极的由50%升到64%(提高了14%),能力从23%升到39%(提高16%)。
实验前,实验班比对照班态度积极方面高2%,能力强度高11%。实验后实验班比对照班在态度积极上高了14%,能力强度高了20%。结果表明,实验班前后对比进步明显,与对照班相比优势也较明显。
在短短几个月中,幼儿的变化是十分明显的,无论在对待困难的态度,还是在能力上都有突出的表现。如有的幼儿会对老师说:“我要克服这个困难,因为如果我不去克服,困难就会越来越大。”许多幼儿从不愿做事到积极主动为集体做事。在体育活动中,许多幼儿尽管累得满脸通红,也不轻言放弃。家长也反映幼儿在家对许多事情的处理有了较明显的改观,如在学乐器时会更加自觉、愿意经常帮助大人做事等。
我们认为,在幼儿阶段,幼儿感情世界的基调应该是积极、明快、喜悦的。同时,情绪稳定、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具有面对困难的正确态度及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各种活动,端正幼儿面对困难的态度,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能力,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更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