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
[摘 要] 通过对在校高职生人文素养的调查,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三个方面阐述高职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并探索改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对策。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20-02
高等职业教育的重点一直都是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对职业技能的需要。高职教育能够为我国培养出具有较强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高职教育的重点放在专业教育上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的发展。所以,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人文素养教育较为缺失,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亟待提高。
一、人文素养内涵的界定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素养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人文素养内涵丰富,是指一个人对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反思与关注,体现一个人的内在品质。综合而言,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以及人文行为。
二、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发放问卷625份,回收问卷585份,回收率93.6%。
(二)调查对象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
1.调查地点
本研究主要针对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
调查。
2.具体对象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酒店系、旅游系、财经系、艺术系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
(三)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是基于问卷网平台进行的,统计数据来自网络平台。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学生眼中的人文素养
1.对人文素养的认知
(1)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了解得不够具体。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42%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人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了解,50%的学生表示对人文素养只有一般了解,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2)学生普遍认为人文素养于自身而言相当重要,无论在工作层面还是生活层面。72.9%的学生会在平时学习中有意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26.15%的学生认为可以顺其自然,这部分素质应该自然而然地提升,0.85%的学生认为这部分人文素养没什么实质性作用。
2.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学校的做法
(1)学生对学校在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方式和效果不甚满意。在调查中,针对你认为学校人文活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400人认为活动比较少而且覆盖领域狭窄;317人认为枯燥乏味,缺乏创新不具有吸引;316人認为在宣传方面欠佳,影响力不够,虽然活动本身挺有意义;295人认为内涵不够深刻,参加后感觉没多少收获。
(2)在分析影响人文素养提高因素方面,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是主要因素。在调查中,针对问题,你认为影响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05人认为是社会主流导向,导致学生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327人认为由于家庭氛围影响,父母缺乏足够的人文素养培养意识;299人认为源于学校措施较为乏力,无法吸引大量学生参与其中;291人认为要应付学校过重的课业,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173人认为个人兴趣不浓,所以不想花费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
(3)学生认为增强人文素养的路径应丰富多样。调查中,490人认为应该提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人文培养的重视程度;424人认为应该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学校选修课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391人认为应该着力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381人认为应该加大力度投入打造校园人文景观,优化人文教育环境;319人认为应该多邀请知名人士,多组织和开展一些有影响的人文活动。
(二)我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主要是技能本位,从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到专业教学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形成了在校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
1.人文知识的薄弱
很多学生可以非常娴熟地点钞、客房铺床、人物素描,却不知道我们教育园里“致能大道”的名字来由,不清楚“吴门四家”、苏州四大名园,他们对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隔膜生疏。总之,他们在文、史、哲、艺术方面的知识非常薄弱。
2.人文精神的缺失
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人生的意义严重曲解。他们已被物质文明所异化,只追求物欲的满足,缺乏精神上的信仰和追求;学习上没有目标,更缺乏进取精神;耐挫能力下降,遇到困难就萎靡消沉,一蹶不振;遇到挫折就退缩不前,如临大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拥有更大权,获取更多的利;缺乏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3.人文行为的缺失
一些学生不和同学比成绩,而比吃穿,生活奢侈,追求名牌,全然忘记什么叫艰苦朴素、什么叫勤俭节约。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是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对同学斤斤计较。课上玩游戏;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在人格上,缺乏独立意识,遇事盲目跟风。对弱势学生缺乏怜悯之心,校园暴力冲突时有发生。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
四、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
想要真正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第一步就是要转变观念。从学校管理层到一线教师都应该摒弃传统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树立综合素质教育思想。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技能和人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优化课程
1.将地域文化内容融入课程建设。地域文化是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源泉。我校地处上方山麓、石湖之畔,该地区人文积淀丰厚,在文化层面上属于吴文化。我们可以借吴文化中的名人名贤、吴方言、昆曲、园林、苏绣、缂丝、苏扇、美食等文化载体通过文化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选修课教学等路径来丰富高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改善人文行为。
2.借助《语文》等人文课程教学提升人文素养。高职《语文》具有十分丰富的人文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是具有深刻人文内涵与意蕴的作品。高职《语文》也能培养高职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高职《语文》教材中大量的优秀的篇目,目的就是帮助高职学生提高文学趣味,体验文学魅力,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教师应该细致地挖掘教材中潜藏的人文精神,讲课时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课程的基本作用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培养个人审美观,塑造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在专业实训中嵌入人文教育。每一门学科和每一种技术都蕴含着一定的人文内涵。因此,我们要在专业实训中嵌入人文教育,使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感受美、发现美以及创造美的过程,还是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的过程。教师在传授基本知识和训练技能之外,其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观、世界观等都属于观念性的隐性课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在专业实训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每一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要结合授课内容,精心设计,巧妙援引经典事例,引导学生将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同做人做事联系起来,将人文精神巧妙地播撒到学生的心田和脑海。
如针对金融管理专业的点钞实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职业态度;针对导游管理的导游讲解实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质疑和创新的精神;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客房服务实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职业态度;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缂丝实践、核雕实践教学,重点培养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针对表演专业的表演课教學,重点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针对物流专业的国际贸易课程,重点渗透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4.利用选修课教学培育人文素养。充分利用网络选修课平台,通过学习,提升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如苏州旅游财经高职校借助尔雅课程和联盟课程上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程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如园林艺术概论、中国戏曲、昆曲、篆刻欣赏、苏扇鉴赏、苏式生活民俗风雅……
(三)提升师资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离不开从教经验丰富且具有人文情怀的教师。这就需要高职校既要重视专业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还要重视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人文素养教育。使所有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以便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此外,教师自身也应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以崇高的人文情怀来关爱学生,以闪耀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以君子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达到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
(四)营造氛围
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环境的熏染中不知不觉地升华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学校要致力建设校园人文环境。要净化、美化、优化学习环境,在教室、实训室、图书馆、餐厅、宿舍悬挂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著名学者和本地杰出人物、行业领军人物的画像,张贴一些能够激发学生见贤思齐的格言警句等。使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氛围里激发出读书学习的兴趣,自觉提升人文素养。苏州旅游与财经高职校位于苏州国际教育园,教育园内路名皆和吴地名人有关,有的和他们的名字有关,如希文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字希文)、致能大道(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范成大,字致能)、圣陶路(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字圣陶),还有的和他们的诗文有关,如旅思街(范仲淹《苏幕遮·怀旧》)、一川街(范成大《横塘》)。这些路名体现了吴地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地域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蕴涵了浓郁的人文气息。这样充满文化底蕴的人文环境对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借助网络
大学期间,普遍而言,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为此,学校应该因势利导,建设丰富的人文素养优质课程与视频材料上传网络,通过校园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使学生课下也能够顺利而便捷地获得学习的优质素材,从而进行人文素养类课程的学习。
五、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一个个有涵养、有精神家园的生命个体。懂得如何做人,尊重别人,心怀希望,珍爱自己,也珍爱他人,这样的人才是和谐的人,才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人。然而,人文素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这是一个聚沙成塔,需要经过慢慢积累、内化、外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规则和美的熏陶与约束。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转变教育理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这是当前我们每位教师的职责,也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现代意识赋予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龙应台.人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J].中国大学生,2004(12).
[2]冯丽.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
[3]尹秀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之现状分析:以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
[4]王菊香.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5(3).
[5]刘影.黑龙江地域文化与民办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融合途径研究[J].黑河学刊,2018(1).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