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综述

2019-01-11 11:26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育人文化研究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一、近年来国内高校文化育人研究文献统计

从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国内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成果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 2006年的增长速度很快。在中国知网(CNKI)以“高校文化育人”和“大学文化育人”为主题进行搜索,1987年开始出现文献,1995年前每年论文发表的数量低于 10篇,1995—2000年保持匀速慢增长,2000年以后增长速度小幅度提升,2008年后每年发表的论文均超过100篇。在中国知网收录的以“高校文化育人”为主题的论文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17篇(见表1和表2)。据上述数据和对表1、表2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将对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历史脉络总结为: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是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发生期,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2000—2008年是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平稳发展期,研究持续增多;2008—2012年是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快速发展期,相关文献持续快速增加;2012年以后是全面建设期,在这一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相关问题(见图1)。

二、国内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文化育人的科学内涵

“概念永远先于理解,而当概念模糊时,理解也就不确实了;在没有概念的时候,必然也就没有理解。”[1]深刻理解文化育人的科学内涵,是推进高校文化育人的前提和基础。朱庆葆指出,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人,就是大学要将自身产生和保存的核心信仰、艺术、道德、知识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传递给学生,将体现人文主义和大学精神的自由思想、民主意识、独立人格和平和心态传染给学生,也就是说以崇高的理想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先进的文化熏陶人[2]。李建国从哲学角度出发,认为文化育人内含着文明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文明化两个维度,且这两个维度已构成当下中国教育普遍面临的双重诉求。文明的教育化意指文明作为教育的质料,是教育的关键内容,作为化育和形塑人性的根基,是教育得以存在和延续进步的源泉。教育的文明化意味着教育必须尊重人,按照人的方式去对待人[3]。

表1 2006年以来有关“高校文化育人”&“大学文化育人”期刊论文统计

表2 2006年 以来“高校文化育人”&“大学文化育人”研究成果统计

图1 “高校文化育人”&“大学文化育人”主题论文发表数量变化图

(二)高校文化育人的意义

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刘献君深刻分析了文化育人的意义。第一,文化育人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需要。第二,文化育人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我们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文化是教育之根,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文化氛围是学校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4]。段海超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考察了文化育人的意义,指明:其一,高校坚持文化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秉持“以人为本”育人原则的必然选择。其二,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导引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基础。其三,文化资源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通过引导人们挖掘“意义”和回归人本身,进而将文化与精神转化为统一向上的社会心理和科学信仰[5]。

(三)高校文化育人的依据

薛绍聪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指出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认为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制造了很多限制,制约着个体的发展。而文化历史理论强调从文化的维度来解释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关注的是人如何成为高级文化共同体中的成员。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和文化环境是一种双向建构的关系,首先强调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意义”;其次,强调文化内化,注重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6]。袁贵仁指出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在依据,其一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使然。文化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其二,大学的职能使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越来越得到重视。大学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大学人的人化过程,亦即大学人创造了大学文化;同时,被大学人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又会对大学人产生一定的约束与熏陶,形成一种“文化反哺”的现象[7]。

(四)高校文化育人的机制

陆凯等人探讨高校社团文化育人的机制,认为社团文化育人作用的发挥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三重递进循环结构”。第一重体现在社团文化的“濡化”机制,即通过显性和隐形的文化传播形式促进大学生对社团文化表征和内涵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第二重体现在社团文化的“内化”机制,即大学生经过一个文化接收、反思和选择的内化过程,逐步形成了对社团文化的体察和共鸣。第三重体现在社团文化的“外化”机制,即大学生在接受社团文化后主动调整行为、积极践行,促进社团文化的进一步成熟,扩大社团文化的影响效力,从而推动社团文化的代际传承[8]。杨连生等人从学科文化入手研究大学学科文化形成机制,认为大学学科文化育人机制是一种双重决定结构。第一重为客观存在的大学学科文化,即在“文化濡化”过程中使大学生对学科文化精髓与深层理念产生初级的整体性、反映性认识,是大学学科文化育人的现实出发点。第二重为大学生主体,大学生对学科文化的继承需要经过一个文化选择、理解和整合的内化过程,是大学学科文化育人的落脚点[9]。

(五)大学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杨咏分析高校文化育人的本体性,提出很多学校认为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就是文化育人,只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就不需要再花心思建设大学文化育人体系了。另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大学文化的本体性认识,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优异文化的传播手段,致使我国大学很难形成具有大学特色的文化自觉[10]。王辉从大学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角度入手,指出大学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缺位、知行脱节,当前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割裂、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途径未能与学校文化、地域特色相结合[11]。何彦新等人基于文化认同指出,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面临如下困境:第一,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缺失,表现在历史视野的狭窄和人文底蕴的不足上。第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仰程度降低。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目标产生怀疑,而倾向于信仰西方的“自由民主”。第三,大学生对于多元价值取向的困惑增多。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全面,大学生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12]。沈燕明等人具体探讨了生活区文化育人面临的挑战,指出生活区文化建设面临的矛盾主要凸显在四个方面:思想教育引导的要求与工作队伍质量之间的矛盾、管理制度体系与学生生活习惯之间的矛盾、文化活动形式化倾向与学生个性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基础设施条件与学生生活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13]。

(六)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

陆挺从校园文化的隐形课程角度出发,提出大学教育管理者要在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加强大学校园文化隐形课程建设,加强校园文化隐形课程顶层设计;传承保护校园经典建筑和校园景观;精心规划论证新校园建筑布局和设计;增强校园建筑命名的文化意涵;加强校园文化典礼仪式建筑等[14]。刘献君指出,首先学校的文化育人要形成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学校特色和品牌,形成学校的品味和风格。其次,通过开展民族精神基本经典教育,建设文化生态校园,形成有文化的细节。最后,学校政策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文化参与达到文化融合[4]。何彦新等人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为出发点,指明高校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理论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觉。其次要加快文化创新,提升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要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为传统文化增添新的时代内涵。最后要建设主流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对于各类文化的鉴别能力,关注“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12]。莫忧从文化自信融入高校共青团文化育人角度提出如下策略:第一,激活文化资源,科学设计文化育人制度体系,针对不同主体,拓展文化育人的覆盖面。第二,优化机制设计,将创设载体与文化创新相结合,要对文化育人体系的内容框架、实施路径、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的系统进行设计。第三,注重实践引领,将文化自信与实践服务相结合[15]。

三、对国内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评估

近年来国内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提高文化育人的有效性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并为进一步的文化建设创新奠定了基础。首先,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领域比较全面,现有的研究成果涉及范围广,围绕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内容、过程、环节、机制、资源、载体、方法等,初步构建了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结构范畴,初步厘清和把握了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内涵、研究对象、理论框架、逻辑结构、价值体系等基本问题,阐明了其理论基础、实践基础、逻辑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内容比较深入,研究视野较为广阔,研究者从实际出发深刻分析文化育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成果重点突出。研究者着眼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阐释并准确解读,注重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回应展开研究,围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去深化。再次,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群体较为广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研究文化育人问题的既有学界博学宏才的专家,也有很多主动参与的中青年学者,更有大量硕博士积极投身,高校管理者则从高校文化建设出发,总结本校文化育人成就,促进文化育人实现从特殊成果到一般经验的进步,丰富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理论。最后,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方法、研究体系逐渐完善。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广泛采用思辨法、概念分析法、文献调查法等方法,获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为自身的科学性及有序性夯实了理论基础,产生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高校文化育人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但高校文化育人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以下不足:

(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理论阐述不统一

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已得到长足发展,但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研究的高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首先,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方法和视角相对单调、比较固定,集中扎堆于研究价值逻辑、发展矛盾、提升对策等,重复性研究较多,研究的有序性、实操性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缺乏必要的矛盾解决和创新发展,在整体上还停留在现存研究框架内,在特定范畴内损害了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持续性和可积累性。高校文化认同、高校文化建设矛盾、高校各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学精神培育等问题无不体现出高校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性和开展文化育人的系统整体性。再次,各学者对高校文化育人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阐述不统一。当前的研究对高校文化育人的基本内涵、内在依据、形成机制、现有矛盾及解决策略都进行了探讨,但各种观点之间并不能达成一致。这主要归咎于各学者方法论的不和谐,缺乏同一平台的交流对话,对基本内涵、研究性质、研究定位没有进行约定,研究依据和出发点的矛盾导致理论上的不和谐。复次,对高校文化育人特性研究不够深入,没能实现从特殊到普遍的飞跃。把握高校文化育人的特性品质是系统科学构建文化育人体系的前提,忽视特性的研究很容易陷入经验描述和静态罗列的误区。最后,对高校文化育人成效的测评机制与督察系统的研究仍是空白,缺乏对文化育人过程中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的系统体系研究。

(二)跨学科综合研究比较薄弱,相关学科理论借鉴不够深入

当前从跨学科角度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尚处于表层阶段,缺乏对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吸纳接受。高校文化育人研究是以高校发展现实需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需要融合哲学、人类学、文化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相近理论成果。部分学者的研究开始借鉴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但跨学科研究的系统建设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长期稳定的跨学科研究人才发展、培养、组织、评价机制。除此之外,由于各学科之间的思维活动、理论逻辑和学科活动的差异,研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简单拼凑和碎片化倾向,通常仅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研究文化育人的某一方面。例如,从哲学角度出发研究文化育人的功能,借鉴心理学知识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形成机制。高校文化育人跨学科理论研究现有的资源、力量的融合尚不能满足深化研究和推进实践的需求。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队伍主要来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部分高校校长及党委领导,相关学科和社会参与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

(三)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内容不统一

当前学术界对文化育人的研究存在理论与实践割裂的问题。学者大多采取文献调查法、功能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传统重理论研究的方法,这些方法在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限制了研究视野与思路。这些方法与新媒体及大数据融合较少,新媒体、新技术和文化育人的深度整合研究不够系统。基于高校文化育人研究内容本身的不统一,就我们检索到的学术论文来看,主要有这些表现:其一,当前学界较为关注研究形式,相对而言忽视研究内容,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在什么是文化育人,如何推动文化育人,而对文化育人的具体内容,即文化中要包含什么,以什么内容教育大学生的研究较少。其二,理论研究整体感缺失。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主要是理论分析,但是当前对文化育人的研究和经验总结比较凌乱,缺乏整体感,或者从生成角度提出文化育人的机制过程,或者从功能角度论述文化育人的价值,大多是从宏观角度高谈阔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更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功经验。针对某一具体内容深入研究的较少,但实践中需要的是对每一具体内容加以详细的研究。

(四)研究范围狭窄,外部借鉴不足

文化育人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自我,缩短探索的过程。其他国家在文化育人方面做过哪些探索?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有什么失败教训需要重视?在新媒体如日中天的当下,如何将新媒体为文化育人所用?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如何掌握话语权?显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能为当代中国文化育人的研究深化提供启迪。因而,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范围与外部借鉴研究都有待进一步强化。

(五)不同群体的差异化研究有待深化

文化育人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探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取得实际效果。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一般性探讨文化育人面临的纷争及应对路径的研究占大多数,而对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同主体的差异化研究较少,没能根据不同主体的实际需求或工作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在现有的关于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中,只有少数关于共青团如何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及如何将文化育人融于社团活动中,而对高校教师、工作人员、学生会、二级单位如何利用高雅、先进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受教育者的研究较少。高校内不同职业的群体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迥然不同,因此,为了巩固高校文化育人的实际效果,还需要强化教育者群体的差异性研究。

四、对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展望

(一)应研究提升高校文化育人的科学化路径

首先,要深化对高校文化育人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结构范畴的研究,构建科学有序的研究话语体系,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高校文化育人的机制、结构、特征、内容等。完善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系统,就要遵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教书育人的要求,加强对高校文化育人的基础理论、发展进程和研究方法的研究,完善高校文化育人研究内容的 “多元结构”。要科学把握高校文化育人的规律和趋势,通过继承、借鉴、理论转换和实践探索等方法创新发展途径,从整体性、综合性的高度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全面推进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创新和在实践中的发展。其次,当前我国对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需要注重多学科、多专业研究之间的智力合作。注重文化育人跨学科研究人才的培养,通过定期举办学术交流论坛、创办相关学术刊物,回应高校文化育人研究中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需求,重视相关学科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蕴蓄相关研究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提升研究的社会效应。再次,高校文化育人研究需要在拓展研究视野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研究方法,引进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注意引入问卷、访谈、跟踪观察等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具体探索高校文化育人的微观性问题,由理论研究和问题研究转向实践关注、经验研究的统一。高校文化育人要进行一定的实践调查研究,不能单纯从理论出发,将高校静态化、理想化,认为其是即成的、一成不变的。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随着社会的进步,其自身思想特征、行为习惯也在不断变化。2017年以后,“00”后将陆续进入高校,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要时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心理变化,不光从社会出发,也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最后,高校文化育人研究要着眼于对现代网络媒体技术的积极应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把我们带到大数据时代,我们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找到其包含的内在价值,挖掘出事物变化规律,科学预测事物发展趋势,完成用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的目标。在高校文化育人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引进大数据技术,分析海量数据,准确把握大学生对文化建设的需求,精准分析文化育人成效,及时弥补不足,巩固优势,提升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科学有序性和时效创新性。

(二)应营造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浓厚氛围

首先,鉴于高校文化育人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多维性和综合性,需要我们坚持以相关学科为借鉴。相关学科能够为高校文化育人提供多方位的学术视野、多层次的思考方式、多角度的解决途径等。因此,要解决高校文化育人面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就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充分借鉴和吸收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文化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相近理论和方法,利用“他山之石”攻“文化育人”之玉,构筑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体系大厦。其次,推进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创新发展,需要集中优势学术资源和研究团队,加强多学科理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借鉴中避免简单移植,在多维探索中保留文化育人研究特性,转换思维,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围绕现有路径和方法,把理弄清楚、说明白。最后,开设相关的硕士和博士课程,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高校文化育人研究方法和途径的有效训练,培养相关研究人才,而学术杂志要多关注和发表相关研究成果,提高学界关注度。

(三)应整合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内容

一方面,文化育人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夯实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微观基础。只有把实践中的微观细节问题弄清楚,才便于人们更好地掌握高校文化育人运行及发挥效应的条件、过程和原理,深入把握其微观运行趋势,并由此合理有序地构建高校物质文化观、制度文化观、精神文化观等中观理论。另一方面,实现高校文化育人内容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高校文化育人的实践与发展,一些新的时代性内容需要被纳入高校文化育人内容体系。进一步强化研究、深化认识高校文化育人的具体内容,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匹配和吻合,以达成高校文化育人的目标。

(四)应借鉴国外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的有益经验

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文化育人内容具有差异性。国外文化育人的实践发展,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相关探索所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需要开展与不同国家高校文化育人的比较研究。最为重要的是,开展高校文化育人内容的比较研究,把握国外在高校文化育人内容的确立及运用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智慧,以利于我国的批判性借鉴。

猜你喜欢
育人文化研究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