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香壶”的创作感悟

2019-01-11 01:01周丽萍
山东陶瓷 2018年5期
关键词:壶口壶盖艺术创作

周丽萍

从历史上来看,紫砂壶之所以能从最初的一件普普通通的日用陶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跟文人的参与密不可分,而文人参与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之后,又吸引了更多的文人,乃至于向整个社会生活蔓延开来,成就了紫砂壶适茶适文的美名。“雅”的人欣赏紫砂壶,“俗”的人也同样喜爱紫砂壶,紫砂壶成为了一种雅俗共赏的事物,同时吸引了社会上的两个面,在古代由于阶层的分界明显,“俗”跟“雅”泾渭分明,但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受教育权利的推广,这种界限就显得模糊起来,但同样的由于紫砂文化的传承相继,雅俗模糊的社会人群同样也参与到了紫砂陶艺的制作中来,终于在当下让紫砂成为了一个全民都可以参与,都可以欣赏的一种带有中华文明传统特色的艺术创作。越来越多的紫砂从艺业者,会不断的尝试制作出属于自己的能够源远流长的经典紫砂器,作品“茗香壶”便是这众多尝试的其中之一。

图1 茗香壶

纵览中国的文化史,其中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从古至今便是高雅文化生活的追求,这在古代常被称为君子习六艺,由于“君子”是当时整个社会的表率,所以种种艺术创作也大多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流传下来的诗词,绘画都有类似的题材,而我们的紫砂壶善于吸收这些逸散在生活中的文化元素,将其与紫砂的创作结合起来,在做壶的同时,蕴含一些哲理或是趣味其中,顿时让紫砂作品增色不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紫砂艺术传承的基础,那便是紫砂壶艺的创作必不能是空洞的造型,而要融入制壶者的思想。

图1“茗香壶”在制作的时候便是基于以上的思路创作而成的,用壶面的装饰结合壶身来进行表现,勾起人对茶香的思索,通过心灵的共鸣让人从视觉上获得味觉及嗅觉上的转变。壶身筒为圆形,壶身的曲线呈S型,筒身较高,壶面上丰下收,壶口的位置较高,壶肩较窄,所以壶流若想设置的好看,势必要根据壶身适当延长,三弯流又更加长了壶流出水的总长度,这必然会影响出水的力度,所以要流根部适当加大水流,增加流嘴的压力,然后壶嘴微微前倾略低于壶口平面,之后的壶把与壶流相互对应,一方面维持重心的平衡,另一方也要在线条上达成视觉的平衡,在这件作品上,壶把先是内凹,以倒接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柔和的圈耳把。壶盖微微向上隆起,暗接过桥钮,从钮盖的形式来看,借鉴了秦权的造型,但壶盖为典型的圆形压盖,与壶口相对相叠,形成了典型的水平线,仿佛是要将内里的香味向下压住。

“茗香壶”从形体上可以看做壶盖与壶身上下两个部分,壶盖从视觉上提供了一个向下的压力,那么就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力”才能使整件作品看起来舒服,由于壶面非常开阔,倘若不做任何装饰,那么首先从视觉审美上就会形成一个空洞,所以为了彰显主题,壶面的装饰首先要“满”,满并不是说要繁,而是让装饰给人以充实的感觉,其次装饰要有向上的“力”,从而对应上方壶盖的“重”,这种力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文化及内涵的作用了,在这件作品上,壶面的贴塑装饰让人联想到三四月份生长的茶叶,欣欣向荣一片葱翠,再结合茶壶内的茶汤,很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四溢的茶香,我们都知道茶的香味都会是随着热气向上的,这就提供了足够的升力,跟壶盖在意识上产生了对应,从而突出了创作的主题。

紫砂壶是各种文化艺术元素集中体现的载体,虽然一把紫砂壶所能表现的内容可能很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不断的创作,不断的欣赏,在无数次的尝试中,寻找到表达的更多更好的道路。艺术创作允许失败,所以更应当勇敢的探索,在不断的借鉴和传承中,寻找到更美更好的创作元素,然后将它们融合起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紫砂精品。

猜你喜欢
壶口壶盖艺术创作
在壶口
壶口放歌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伪造的情书
忆秦娥·临壶口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我去壶口
制怒